• 道中华| 煎饼鏊子:一“烙”几千年  鏊(ào)子,是做烙馍和摊煎饼的主要工具。清代《说文句读》中记载:“鏊,面圆而平,三足,高二寸许,饼鏊也。”明代《正字通》也曾记录:“鏊,今烙饼平锅曰饼鏊,亦曰烙锅鏊。”在古代,鏊子是把薄石头打磨成龟背状,再磨制光滑,下可烧火加热,上可烙馍、摊煎饼,是专用于烙饼的炊具。2023-06-25
  • 道中华| 雪域高原的关公庙,文化交融的生动见证关帝庙无论是被称为“关帝庙”“云南庙”,或是当地藏族群众俗称为“加拉公寺”,还是被称为“革塞结波”“格萨尔拉康”,虽然称谓有异,却一致体现出文化交融特色。2023-06-24
  • 道中华丨楚国槲叶包 如今端午粽近日,考古人员在河南信阳城阳城遗址八号墓葬内发现了大量圆形植物包裹。研究发现,包裹外部为槲叶,内部为水稻、黍等粮食,这些槲叶粮食包裹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粽子。2023-06-23
  • 道中华丨你知道吗?18世纪法国兴起过“中国热”昨日,端午特别节目《碧水长歌颂端阳》中一首法国童谣《如果我去中国》爆火互联网,中华民族和平友好的民族性格、张开双臂拥抱世界的善意,造就了法国小朋友心中对中国的描摹和向往——去参观故宫、长城、兵马俑、少林寺;去抚摸大熊猫,观看龙舟赛,攀登珠穆朗玛峰;去上海、拉萨、桂林游玩......中法小朋友隔空合唱,温暖...2023-06-23
  • 道中华丨闻一多:“是谁首先撒的谎,说端午节起于纪念屈原,我佩服他那无上的智慧!”印象当中,有关端午的考证著作以及论文,好像并不是很多。记得闻一多先生曾经对于端午的来源用过功夫,黄石先生上世纪60年代做过一部《端午礼俗史》,收在一套民俗丛书之内,论证详切,而且有自己的看法。2023-06-22
  • 道中华丨屈原的名字,何以融入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屈原是中华民族至今还在用传统节日纪念的诗人,纪念屈原也成为屈原精神与当下有效的连接点,激励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和实际的报国行动,让求索精神不断创造出现实价值。2023-06-22
  • 最前 上一页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下一页 最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