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万寿寺历经五年修缮再度对公众开放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万寿寺在历经五年修缮后,于9月16日再度对公众开放。万寿寺内的北京艺术博物馆设五个基本陈列,展示馆藏各类文物精品35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60余件。2022-09-20
  • “走出去”:中国佛教界的文化交流实践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守护者和传承者,近年来,中国佛教不断努力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地有条件的佛教团体和名山大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走出去”,积极开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文明互鉴。2022-09-20
  • 敦煌多民族文化的交流  敦煌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和中外文化交汇之地。先后活动于这里的民族有羌、塞种、月氏、乌孙、匈奴、鲜卑、吐谷浑、粟特、吐蕃、回鹘、党项等。在敦煌发现的7万件古代文献中,除汉文外,还有丰富的吐蕃文写卷,另有突厥文、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西夏文、回鹘式蒙古文、八思巴文等文献,这充分表明历史上敦煌及...2022-09-20
  • 余日章:以行动服务社会  余日章是中国基督教史乃至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在他身上有多重身份,他是一个教育家,担任过中学老师和校长,推动中国平民教育和公民教育;他是一个外交家,多次参与外交活动;他还是一个重要的中国基督教领袖,1922年当选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会长,推进基督教的本色化,使基督教服务社会、融入中国。2022-09-20
  • 提升石窟寺保护管理和展示利用水平  沿丝绸之路由西向东、向南传播的石窟寺,发展脉络清晰,蕴含的文化、历史、哲学内涵深厚,是我国文物长河中的瑰宝,见证了中西文化交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与开放包容。2022-09-19
  • 河北:重现北齐皇家寺院大庄严寺风貌  记者从河北省临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了解到,邺城北齐大庄严寺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基本完工,当地采取原状展示与地面标识相结合的方式,对佛寺遗址的塔基、大殿和廊庑等进行展示,使沉睡地下千年的佛寺风貌得以重现。2022-09-19
  • 最前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