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的历史、共享的现实与共同的理想刚刚出炉的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显示出非常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创造性转化,对革命曲折历史进程的书写和革命精神的弘扬,对新时代奋斗的现实关注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达,对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生活的展现和多样性艺术手法的创新。显然,这样的导向指向于不忘过去的初心与艰难历程,直面当下火热而纷...2023-08-22
  •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揭晓8月11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在北京揭晓。杨志军的《雪山大地》、乔叶的《宝水》、刘亮程的《本巴》、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东西的《回响》5部长篇小说获此殊荣。2023-08-22
  • 在诗词里感受古人的浪漫七夕之夜,有多少少女抬头仰望璀璨星斗,滋生出无比美好的青春遐想?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女儿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西周时代,就有了七夕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想像与传说。《诗经·小雅·大东》中写道:“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坐在织布机...2023-08-22
  • 鹊桥相会 人间团圆中国古人很早就有观星的习惯,他们从浩瀚星空中观象授时。“牵牛”“织女”这两颗星星的名字人们并不陌生,因为它们正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牛郎织女”的男女主角。古人遥望星河,为“牵牛”和“织女”编织了浪漫的爱情神话。2023-08-22
  • 应是此物最长“情”:一只荷包的古今记忆荷包虽小,情意绵长。它将所有的情与爱、思与恋“包”在其中,成为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传情之物,是中国式古典浪漫中最明朗的表白。“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荷包所传递的相思之情,也在中华文化传承千年的历程中被打上深深烙印,成为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尽管荷包不再是今人传递爱意的必备之物,但这份文化记忆...2023-08-22
  • 内蒙古作家安宁自然主题散文集《万物相爱》出版近日,内蒙古作家安宁最新自然主题散文集《万物相爱》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上市。2023-08-22
  • 最前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