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史论结合的唐史力作李鸿宾教授《墓志所见唐朝的胡汉关系与文化认同问题》(中华书局2019年版),是近年隋唐史研究中的一部精品力作。作者此前已出版《唐朝朔方军研究:兼论唐廷与西北诸族的关系及其演变》《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隋唐对河北地区的经营与双方的互动》等多部颇有影响的著作,如今推出的新作,更是一部史...2020-05-16
  • 多维视野下的江汉关史料搜集整理与研究从1859年开始,中国近代海关逐步建立了一套贸易统计和报告制度,历年编制的海关资料卷帙浩繁,“是近百年社会经济史研究中一项最为完整、系统的统计数据和文字资料”(吴松弟语),其中包括海关出版物,以及海关的内部档案。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重要海关的文字报告相继翻译发行。本世纪以来,各类海关出版物先后影印出版...2020-05-15
  • 便向根心见华实 ——宋代理学家的傍梅读《易》中国古典文学咏梅的渊源甚早,《诗经》的“摽梅”、《尚书》的“盐梅”,均已涉梅。魏晋时期,梅花进入文人的审美视野。罗大经《鹤林玉露》曰:“(梅花)至六朝时,乃略有咏之者,及唐而吟咏滋多,至本朝,则诗与歌词,连篇累牍,推为群芳之首。”(《鹤林玉露》丙编卷4,中华书局1983年版)咏梅文学的繁荣在宋代,林逋、...2020-05-12
  • 寻找长城变迁之印记:秦简中的“故塞”与“故徼”长城是起源于东周时期具有政治、军事、经济等多重意义的边界工程,当时的主要大国秦、齐、楚、魏、赵、韩、燕都修有长城。秦在昭王及秦始皇时期两次修筑长城,以防备北方的匈奴,后者即著名的秦始皇“万里长城”。近些年,有多个省进行了长城资源调查,使得学界对秦长城的认识更加清楚。在新公布的里耶及岳麓秦简中,也有与...2020-05-11
  • 铜镜文化的魅力铜镜,是映照颜容的用具,与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最早的铜镜出现于公元前20世纪,后历经春秋战国的发展、汉唐的辉煌鼎盛、延续到明清直至近代。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随着铸造技术的进步与成熟,铜镜的纹饰精美华丽,铭文丰富多样,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人文习俗,而且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今...2020-05-10
  • 涨海声中万国商今年我国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古泉州(刺桐)史迹”已正式更名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并新增了市舶司遗址、南外宗正司遗址、德化窑遗址、安溪青阳冶铁遗址、安平桥遗址、顺济桥遗址6个遗产点。这样,泉州与宋元时期海洋贸易相关的遗产点已达到22个。2020-05-09
  • 最前 上一页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