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世界遗产的名录上,世界文明史的脉络中,良渚遗址证实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散发愈加夺目的文明之光;良渚博物院内,良渚遗址公园里,络绎不绝的访客踏上穿越时空的文明之旅,探寻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指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2019-07-26
  •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敦煌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学术百废待兴,储存多年的中国学者的能量得到发挥,中国敦煌学也扬帆起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杭州大学、兰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开设了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的课程,恢复科研的同时,着力培养新生力量。作为专业从事敦煌研究的敦煌文物研究所,改制扩大为敦煌研究院,增...2019-07-24
  • 敦煌变文与河西宝卷敦煌变文是中国讲唱文学的滥觞,其后进一步衍生出鼓子词、诸宫调、词话、宝卷等。中国的讲唱文学一直流传于民间,无论是口传心授还是以书面形式流传,其创作与传承都具有程式化的特征,这一特征可以依据“口头程式理论”进行分析。  2019-07-24
  • “茶叶之路”:文明交流互鉴中的现实意义“茶叶之路”是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万里商道,距今有300多年历史了。同有2000多年历史,尽人皆知的“丝绸之路”相比,“茶叶之路”较少人知道。“茶叶之路”绵延1.3万公里,途经中、蒙、俄的200多座城市。当年,“旅蒙俄商”从南方福建、两湖等地采购茶叶汇集到归化(今呼和浩特)、多伦,然后以骆驼为运输工具,途经乌兰巴...2019-07-23
  • 新中国70年道路探索的经验与启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艰辛探索中正确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和不断完善,不仅为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小康、当代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19-07-22
  • 改革开放以来的“南方丝绸之路”研究对于中国西南通往东南亚、南亚及西亚、北非的交通,中国史籍早有记载,如《史记》《汉书》等历史文献所记载的“蜀身毒道”“牂柯道(夜郎道)”,《华阳国志·南中志》《三国志》《后汉书》《水经注》《新唐书·地理志》等文献中多次提及的“步头道”和“进桑道”。但长期以来,这些记载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相关问题没...2019-07-21
  • 最前 上一页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