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历史上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贺兰之山五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贺兰山绵亘于宁夏西北部,南北长200余公里,遮挡了腾格里沙漠的漫漫黄沙,柔和了凛冽而来的西伯利亚北风。唐代诗人韦蟾曾经留下“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可见“塞北江南”的美名由来已久,而这片土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也同样精彩。2022-05-31
  • 隋唐之际:大一统格局的定鼎与文化辐射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大一统”为核心理念的“华夷一体”的族群观。这一理念可以细化为:天下一统的疆域观、王权一统的政治观、家国一体的文化观。隋唐时期,政治格局上的大一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以较强的时代特征融入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之中。毋庸置疑,在铸牢中华民族...2022-05-30
  • 中华民族和合理念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精准阐述了和合理念的文化要义与民族品格。2022-05-30
  • 丝绸之路与民族交融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古代丝绸之路上驼铃悠悠畅行万里、舶交海中千帆远航。它承载着数千年来东西方物质与文化往来的共同记忆,也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历史舞台。2022-05-25
  • 蒙元时期的丝绸之路  13—14世纪,欧亚大陆上出现了蒙古帝国。借由陆地与海洋两大出口,蒙元时代实现了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全面贯通,东西交通畅通无阻,成为丝绸之路再度繁盛的保证。2022-05-22
  • 把古籍典藏保护好、利用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2-05-21
  • 最前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