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东半岛在东北亚早期文化交流中的枢纽地位辽东半岛三面环海,地处欧亚大草原东端,自古以来就成为中原地区经胶东半岛或辽西走廊和东北亚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通道,也是中亚、西亚经欧亚大草原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东西交流的必由之路,这奠定了辽东半岛在东北亚文化交流中的枢纽地位。通过系统研究,笔者初步建立起辽东半岛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完整的考古学文...2020-08-05
  • 文化—生态交错带: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重要一环20世纪末,中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在论及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时提到,中国存在面向内陆与面向海洋两大板块。此后,学界更多在微观上深入,而很少研究讨论中国史前文化的宏观格局问题。宏观上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可以分为四个板块:西北内陆(其中还可以分为青藏高原、蒙古草原以及沙漠戈壁绿洲三个小板块)、东南腹地(其中又包...2020-08-03
  • 创新与转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活态流变。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文脉的薪火延续,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最佳体现,更是文化自信的有力彰显。进入新时代,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2020-07-23
  • 深耕细作 推动农业文化遗产走出去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镌刻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智慧。传承发展提升农业文化,就要让农业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展现出新魅力、新风采,为乡村振兴提供丰厚的精神文化滋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聚集,部分农村出现了“空...2020-07-13
  • 文学景观历史时空的可视化呈现文学景观指经过文人书写的景观,包括山水名胜等自然景观和楼台寺观等人造景观。文学景观研究有多个层面,历史层面主要考察文学景观的形成与变迁过程,文学层面着重揭示文学对形塑景观和传播景观的意义,文化层面侧重研究影响文学景观变迁的文化因素。而历史研究是基础,探讨景观的历史变迁离不开具体时空,历史时空除了流动...2020-07-12
  • 文学与史乘作为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之作,《儒林外史》素以对科举制度的批判著称于世,“范进中举”等经典情节已脍炙人口。不仅如此,作者吴敬梓以“颇涉大江南北风俗事故,又所记大抵日用常情,无虚无缥缈之谈”的现实主义视角,对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摹画,使《儒林外史》蕴含了深厚的史学研究价值。值得关注的是,吴...2020-07-11
  • 最前 上一页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