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把握产业扶贫和乡村产业振兴的衔接点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要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研究制定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意见。脱贫攻坚没有产业基础是不牢固的、不持续的。产业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巩固脱贫成果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因此,必须根据阶段性的任务变化,及时转变工作思路,精准把握扶贫产业和乡村产业振...2020-09-25
  •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地区作为“首都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地位关键、意义重大。北京作为首都,政治地位突出,文化底蕴深厚,科技创新领先,人才资源密集,国际交往密切;天津拥有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制造业基础雄厚,研发转化能力较强,发展势头良好;河北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相对充裕,产业基础较好,经济体量较大,具有广...2020-09-24
  • 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我国具有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多重优势。发展消费引领型的内需体系、垂直整合的产业链体系、以我为主的供应链体系...2020-09-24
  • 将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要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灵。2020-09-23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尤其是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将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80年中央召开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西藏实际情况出发,千方百计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科学水平。此后召开的中央历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都牢牢把握西...2020-09-22
  •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1960年4月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茶歇期间,毛泽东同志在休息室专门跟老舍先生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过伟大贡献,特别是康熙皇帝三征噶尔丹,牢牢守住新疆;进兵西藏,打败占扰西藏的准噶尔部,维护了西南边疆统一;进剿台湾、激战澎湖,完成统一台湾大业;收复东北雅克萨、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2020-09-22
  • 最前 上一页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