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构筑美丽生态家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都可追溯到印记。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所形成的习俗、道德、习惯法、禁忌、民间文学中,蕴涵了许多生态智慧,比如认为自然资源或自然要素有重要的作用,要对动植物进行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平衡发展。这些传统的环保思想和意识,为今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2020-02-12
  • 重大疫情中共同体秩序建构的哲学思考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很难针对疫情本身提出专业性建议,但从哲学的角度反思这场重大疫情对共同体秩序建构产生的重大影响,对于理性分析和科学应对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疑是有所裨益的。2020-02-10
  • 信息、信任、信心:疫情防控下社会心态的核心影响因素社会心态是在不同个人心理交汇、融合、相互影响、交互感染基础上形成的,它以个体心理为基础,但又与个体心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社会心态就像一个无形的能量场,影响着个人和全社会的心理和行为。近期,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民众的个人心理普遍处于应激的忧虑和恐惧状态,相应地,社会心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2020-02-10
  • 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防控疫情要做到同心同向,关键是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2020-02-10
  •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纵观人类历史、放眼当今世界,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都与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新时代,书写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篇章,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更好...2020-02-06
  • 利用现代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面对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及土壤酸化面积扩大问题,除了运用传统方法外,还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提高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复效率。根据中南民族大学推广技术成果促进乡村环境治理的实践,笔者提出三条建议:建设民族地区农业农村适用技术数据库,根据技术自身要求分区分步实施;选派专家组建技术下乡服...2020-02-06
  • 最前 上一页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