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断强化我们自己的理论思维——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强化我们自己的理论思维,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2024-02-09
  • 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推动可持续发展——以西南地区为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2023年,生态环境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新修订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为公民提升自身生态文明素养、牢固树立生态价值观指明了方向。2024-02-08
  • 用好红色资源,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和运用,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新时代用好红色资源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4-02-08
  • 加强“十四冬”成果转化  在内蒙古自治区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冬”),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的成功实践,是展示中华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窗口和舞台。2024-02-07
  • “闽宁模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1996年,福建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起对口协作关系,经过多年探索,创造出东西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东西部扶贫协作”改称“东西部协作”。闽宁两省区不断拓展协作深度,创新协作方式,坚持深化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对口协作机制,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4-02-07
  • 深入挖掘春节文化符号内涵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一个时间节点,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汇聚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情感,承载着人们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度凝结的集中体现,对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24-02-07
  • 最前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