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旅游不得踩踏生态红线
来源:经济日报 余明辉 发布日期:2019-07-2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民宿行业逐渐向各地乡村和风景区拓展。在乡村和风景区闲置资源得以盘活的同时,也有部分民宿存在超高、超面积违建现象,特别是透支生态环境等问题较为突出。

  作为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的升级版,民宿旅游是在我国旅游业整体升级态势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尤其是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积极发展客栈民宿,以及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等政策措施之后,各地不断发力,民宿旅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但也应该看到,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个别地方民宿旅游出现了野蛮生长的乱象。比如,一些乡村和景区民宿旅游缺少民族元素、文化底蕴、民间特色,“千宿一面”、价格秩序混乱;还有少数地方缺少必要的规划和管理,民宿旅游在发展中偏离绿色底线,屡屡踩踏生态红线,误入牺牲生态换旅游收入的歧途。

  民宿旅游尤其是乡村和林地景区的民宿,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林地景区自然生态、绿色环境等原生态。如果毁林造屋、破坏林地环境,或者生硬地把一些原生态东西毁掉,嫁接一些现代大都市内容,就会使民宿旅游的内涵和元素逐渐丧失,失去原有的气息。这与国家既有方针显然不符。2017年,原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明确,旅游民宿经营场地应符合本辖区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所在地旅游民宿发展有关规划,无地质灾害和其它影响公共安全的隐患;环境应保持整洁,绿植养护得当,主体建筑应与环境协调美观,景观有地域特色。

  可以说,民宿旅游踩踏生态红线,破坏的不仅是民宿、景区环境,降低了游客的旅游品质和体验,伤害的更是地方旅游业发展的根基,对地方旅游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是一种巨大伤害。为此,有关部门应及时制定行业规范,加强民宿旅游行业监督执法等,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编辑:彭凤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