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五个一”缓解宅在家里的烦燥恐慌情绪
来源:人民网 李轶群 发布日期:2020-02-0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人民网北京2月3日电   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社会心理服务有关情况进行介绍。针对日前因疫情导致宅在家里而出现的一些烦燥恐慌情绪该如何缓解的问题,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陈雪峰给出了“五个一”建议。

      陈雪峰表示,目前,疫情防控需要我们尽量做到少出门、不聚会,这是有效阻断疾病传播的方式。出于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负责,我们也应尽量减少不必要外出。

      陈雪峰指出,长时间待在室内,可能会出现烦躁、焦虑的情绪,出现频繁刷手机、作息紊乱等情况,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不适。而这种改变不是我们的主动选择,是疫情防控需要的适应性改变。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如果不能尽快调整好生活方式、适应现在的情况,就很难缓解这种不适。如何调整生活方式,她给出几点建议,概括为“五个一”。

      一、制定一个计划。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别是要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

      二、钻研一件事请。看书、听音乐、写字、学习一项新技能等,并且享受这个过程。

      三、找到一种支持。来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是很重要的社会支持。认真地跟家人一起做家务和聊天。聊天的主题可以丰富一些,不要只聊疫情。没有跟家人在一起的,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聊天等方式跟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四、进行一项锻炼。心情烦躁时,做一遍八段锦或自己喜欢的室内运动。现在有一些很好的运动或健身的APP,可以跟朋友远程约好一起锻炼。

      五、思考一些体验。思考自己可以从这段经历中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人生体验。

      最后陈雪峰强调,特别难受,自己无法调整时,应当拨打热线电话或寻求在线心理咨询。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的攻击。试试五个一、拥有好情绪、提升免疫力。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