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坚守,是最质朴的仁心表达
来源:河北新闻网 孙玲 发布日期:2020-03-0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一座山,一个村,1000名村民,一位村医……自腊月二十至今,洛阳栾川的王府沟村村医高延昌,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作为全村唯一一名村医,今年52岁的高延昌,一直忙碌在抗击新冠肺炎,守一方百姓平安的一线。(3月2日 健康中国)


  医者,仁者。在每一个医生的心中,救死扶伤是他们的责任,悬壶济世是他们的仁心,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在小乡村,他们治病救人的初衷不曾改变,守护一方百姓平安健康的本心不曾动摇。前方后方,同向发力,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担当,扛起关键时期的责任,用最质朴的行动表达初心。
  “活地图”做到了“底数清”。摸清底数,需要归功于日常的工作,只有常在群众身边走,才能够对群众的健康情况了如指掌。“四河三山两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外人摸不清路怎么走,高延昌却门清,成了村里的“活地图”。哪道沟里的高龄老病患多,哪些病患用药得注意啥,他了如指掌。正是因为心中有本“明白账”,才能够对返乡的群众及时地进行体温检测,准确地掌握到实际的情况,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主心骨”让工作“底盘稳”。“对于隔离期的村民来说,心理疏导很重要。”高延昌说。村民哪个不舒服了,哪个有问题了,高延昌随叫随到,成了他们的“主心骨”。医生就是群众的底气,就是群众正确面对疫情的“定心盘”,只有化解了心中的恐惧,才能够更好地面对疫情。
  “骡子医生”让疫情防控“后劲足”。当前乡村人才存在巨大的缺口,要进一步地织密健康防控网,尤其需要补足人才的短板。高延昌小名“骡子”,正应了自己看病时的执拗:认定的事就不会回头。这些年,高延昌走过的崎岖山路近10万公里,被称为“骡子医生”。他说服自己的儿子,学医毕业后回到基层,在镇卫生所工作。他用自己的行动坚守着医者之道,更为乡村健康工作思虑长远,让自己的儿子返乡,为更好地守护了群众的生命健康努力着。
  在疫情防控中,这些在基层的工作者,让我们肃然起敬,在危及的时候,他们担当责任,书写忠诚,用对群众无微不至的关怀表达着医者仁心。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