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6天
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省会城市第5
国(省)考水体断面水质优良率64%
劣Ⅴ类水体首次全面消除
完成495个重点单位用地土壤调查
重金属排放量较2013年削减14.49%
为守住蓝天碧水,拥有清新空气,昆明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今年,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将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构建“职权明确、上下畅通、便捷高效、监管到位”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集中力量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蓝天——
2019年昆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6天
无论是秋冬时节澈净透亮的“昆明蓝”,还是春天来临蓝天白云的“天空美”,春城昆明都圈粉无数,衬得满城鲜花娇艳无比。
检测数据显示,2019年昆明市空气质量优184天,良172天,轻度污染9天(外源污染1天、臭氧污染8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45,同比下降6.5%,空气质量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5名。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昆明市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统筹调度,科学监测预警预判,每周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扩散条件预判周报》,提前7天预判。在原来纳入国家实时监测的7个国控监测点位的基础上,新增了4个监测点位,也将纳入国家对昆明空气质量考核体系,让空气质量监测更精准。全市新建了1套机动车排气污染遥感监测设备和4套黑烟车抓拍设备,有效筛查高污染车辆,为出台机动车污染防治相关政策提供技术服务。
生态环境部预测,2020年气象条件整体偏差。昆明市生态环境局提前谋划、积极应对,落实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开展周通报和月排名。开展春夏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着力解决以臭氧、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问题。同时,加强工业企业污染排放监管,加快城市建成区及周边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抓好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火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燃煤锅炉淘汰。完善机动车排气污染遥感监测系统建设,做好柴油货车污染防控,淘汰高排放汽车1000辆。
昆明市还将强化科学监测预警预判,提高污染天气预防预警应对能力,推动滇中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
碧水——
国考、省考劣V类水体首次全面消除
围绕打造蓝天永驻、碧水长流、绿润昆明、花香满城的世界春城花都,昆明市正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在碧水保卫战中,昆明市思路清晰,措施有力。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滇池、阳宗海、牛栏江、螳螂川等重点流域的环境监管;按月对水质进行调度及通报,督促加大不达标断面整治力度。全市坚持把保护治理滇池作为头等大事和“一把手”工程,确立“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目标,形成“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思路。2018年滇池全湖水质30年来首次上升至Ⅳ类后,2019年滇池全湖水质继续稳定保持在Ⅳ类。阳宗海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时隔11年首次开湖捕鱼。国(省)考水体断面水质优良率64%,远远超出国家和省下达的40%的目标,国考、省考劣V类水体首次全面消除。
今年,昆明市坚持“截、控、拆、调、绿、补、治、管”8字方针,深入推进以滇池治理、长江流域(昆明段)大保护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持续推进滇池流域、阳宗海流域、牛栏江流域、螳螂川-普渡河流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纳入国家和省考核的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40.0%以上,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
净土——
完成495个重点单位用地土壤调查
与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相比,土壤污染防治基础更为薄弱,历史欠账较多。而土壤又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为全力打好净土保卫战,在强化“土十条”实施调度管理及评估考核的基础上,按照污染发生的规律,昆明从源头切断污染链条,今年完成495个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现场调查。开展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整治等专项整治,重金属排放量较2013年排放基数削减14.49%。
今年,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将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开展好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状况调查、典型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示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认真梳理治理思路、落实部门责任,完成县域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推进不同类别农村生活污水防治。
同时,推进工业固废堆存场所环境整治,加快长江经济带尾矿库“一库一策”污染防治方案编制实施,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督促加快推进东川区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完成消减目标。全市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较2013年削减13%(东川、安宁15%)。
整改——
今年完成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
“这是抓好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良好契机。”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环保督察犹如“指挥棒”,让昆明市各县(市、区)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一些历史遗留环境问题的彻底解决。
截至2019年12月底,2016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交办的690件投诉问题,完成整改676件。2018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交办的791件投诉问题,完成整改745件。2018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的15个问题,完成整改6个。
“要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督促指导各地各部门到2020年底全面完成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今年,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继续按整改方案抓好中央、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问题和群众投诉问题,中央专项督察东川金沙江尾矿库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批露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确保交办和反馈意见问题按时、按质完成整改。
严格执法、加强监管,环境执法不松懈。昆明市加强新型冠状病毒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环境监管,收集处置医疗废物1200余吨,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污水达标排放。今年是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年,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对环境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和“重打击”,从严从重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
昆明市还加强应急管理,完成应急预案制定、修编和备案,结合疫情防控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筹备,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级应急演练。坚持底线思维,突出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实行风险清单管理,确保全市生态环境安全。(记者 浦美玲 杨峥)
(编辑:李华)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