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战“疫”生产更多“铠甲”内蒙古重工企业跨界转产防疫物资见闻
来源:新华网 张洪河、丁铭、安路蒙 发布日期:2020-03-2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叠布、包鼻梁条、切片、焊耳带绳……在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口罩机总装生产线上,多台自主研制的口罩机正在试生产,进行下线前的最后调试。“这是公司自主研制的第二批医用口罩机,将陆续交付用户使用。”一机集团瑞特精密工模具公司董事长王登福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的防疫物资供应一度紧张,起初仅有一家生产医疗防护口罩的企业。不过内蒙古能源资源丰富,军工、煤化工等制造企业较多,为打好防疫物资保障战,当地一批具备转产能力的重工企业,发挥产业基础优势,主动加入防疫物资生产大军,紧急跨界转产,有力扩充了医疗物资保障能力。

  口罩、防护服等物资短缺,处于工业链上游的生产设备更是一机难求。“口罩生产并不难,难的是制造口罩机。”王登福说,短时间内从制造重型装备到做口罩机这种民用产品,充满不小挑战,但接到转产任务后,公司紧急组织人员复工,成立设备研发和工艺设计团队,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10天内完成口罩机418项自制件生产,24小时轮班进行口罩机零部件装配,并同步开展机械电器联合调试,直到各项性能全部达标。“3月初,首批医用口罩机研制成功。”王登福说。

  制作防护服的一道关键工序是将缝合处针眼压条密封,压条机成为制约医用防护服增产扩能的瓶颈。对此,一机集团还自主研制成功医用防护服压条机,2月底交付投产,每月可生产医用防护服3000套。

  位于包头市的星叶轻工制品有限公司使用的正是这批口罩机和压条机。“口罩、防护服生产线运行以来,已经实现批量化生产。”该公司业务主管郭建新说,这是全市首条医用防疫物资生产线,每年可投放一次性防护及医用口罩2600多万只,有效满足防疫物资市场供应。

  为促进防疫物资企业生产,今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还出台10项政策措施,从贷款支持、降低用工物流成本、技术改造补贴、一次性奖励等方面,加大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在此背景下,防疫物资生产企业队伍不断壮大,截至3月上旬,全区已有23家企业纳入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

  此前一段时间,有着口罩“心脏”之称的熔喷无纺布供应紧张。作为全国最大现代煤化工基地,鄂尔多斯市先后有内蒙古中煤蒙大、久泰能源等公司转产聚丙烯纤维料,用于生产无纺布,或满足下游企业生产医用防护服的原料需求,目前已有近2万吨聚丙烯生产原料,陆续发往全国各地企业。据测算,1吨高熔指纤维聚丙烯可生产20万到25万只N95医用防护口罩。

  疫情期间,各地对诊疗车、急救车的需求也在增加。中国北方稀土公司自主研发磁共振诊疗车,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捐赠给湖北地区,用于武汉部队接管医院疫情防控使用。

  听说多个急救中心急需负压式救护车后,一机集团专用汽车公司也火速转产,在救护车医疗舱内改装车载负压系统,让空气只进不出,车内空气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出,大大降低医护人员感染几率。公司副总经理郝建勋说:“20台负压救护车正在加紧生产中,将陆续交付各使用单位,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