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帕米尔高原牧民的上学路
来源: 马锴 宿传义 丁磊 发布日期:2020-04-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返校学生在木吉乡校车接送点等待校车。丁磊摄

  坐着校车走了近200公里山路后,木达力别克·买买提居玛和吾兰别克·买买提居玛兄弟俩回到了县城的学校,结束了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延长的寒假。

  尽管路途遥远,但比起父亲买买提居玛·阿布都热合曼,兄弟俩的上学路平坦多了。他们的家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木吉乡,地处山高谷深的帕米尔高原,牧民们冬季聚居在山谷,春夏则赶着牛羊在山野间游牧。通往山外的牧道狭窄曲折,基本没法通车,如不是得重病、有急事,牧民一般都不下山。

  孩子们要到乡里的小学读书,躲不开少则几公里、多则十几公里的山路。“我家住得算近,骑毛驴都得一个多小时。”买买提居玛说,冬天上学往返两头见星星是常事。山路难行,每个人都得带上午饭,一块苞谷馕,再加两块酸奶疙瘩,算是最好的食物了。要想喝口热水,就得出去捡牛粪添在教室里的火炉里。

  上学的日子苦,长辈又认定“牧民的儿子只能是牧民”,买买提居玛小学五年级就退学放牧了。那些年,日子不怎么好过,守着畜群,一家人平日里也不怎么舍得吃肉,“那时候家里的开销全指着牛羊产羔,有几家舍得宰了吃?”

  幸好,父辈的苦日子没再延续。前些年,硬化路面通到了村里,政府为了让牧民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将偏远山区的初中生和部分小学生集中到县城寄宿就读。因为这项惠民政策,木达力别克兄弟俩进了全县数一数二的雪松中学,不光食宿全部免费,老师也不像牧区那样——一个人教完所有课程。

  不过,走出深山到县城,路上还是要花好几个小时。好在,兄弟俩每年开学都能坐着“专车”返校。3月23日,新疆中小学全面开学复课。阿克陶县组织教师和医护人员分乘校车,深入4个偏远山区乡镇免费接1190名学生返校。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往返高原牧区的校车,常常出现在牧民的视野里。

  当天早饭后,妈妈帮着兄弟俩收拾行李,除了书本和衣服,还要让他们带上包好的酥油、酸奶疙瘩。木达力别克不肯带吃的,“学校食堂饭菜品种多,吃得饱,校内超市里啥都买得到。”

  几年前,一家人迁入新居。因为买买提居玛当上了护边员,每月有2600元的工资,加上草场补贴和放牧收入,今年家里买了“新车”——一辆二手越野车。收拾好行装,买买提居玛开车把兄弟俩送到校车接送点,给他们当了回专车司机。

  午饭时分,兄弟俩坐上了黄色的校车,在交警前导车的带领下向县城进发。出山进城的主道是国道314线,早些年的砂石路面颠簸不堪,还常被山洪、泥石流冲断。2017年,这条公路完成了升级改造,新建的隧道和大桥让灾害频发的路段不再危险难行。

  山越来越远,路越来越宽,太阳还没有落山,兄弟俩的“专车”已驶入县城,稳稳地停在了校门口。这里,是他们读书求学的目的地,也是他们未来走向远方、追逐梦想的出发点。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