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需“硬核”,提升营商环境也需“硬核”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韩振 发布日期:2020-05-0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这是1992年有GDP季度核算以来的最低速度。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要抵消这种不利影响,做好党中央要求的“六稳”“六保”,光靠投资拉动远远不够,还需要在用好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同时,进一步挖潜营商“软环境”。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在推进“六稳”“六保”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重项目轻环境;比如,将注意力几乎全部放在增量上,千方百计引进企业、上马项目,却对存量企业和项目缺乏应有关怀;个别地方甚至对企业不讲信用,许下的承诺不兑现,签下的合同不执行;眼看着企业在疫情中生存困难却不施以援手,导致一些企业走投无路,要么被迫倒闭,要么企业会将当地政府告上法庭……

  企业命运与社会发展休戚相关,政府在困难面前理应与企业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不料一些地方却犯了目光短浅的毛病,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不顾长远发展和全局发展。困难一来,说过的话不作数,做过的事不承认,对企业的困境关心不够,甚至不闻不问。

  这种做法,忽视了疫情常态化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也忽视了营商环境对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倘若放任不管,个别现象将会上升为普遍现象。一旦企业的发展信心受挫,其恢复难度较疫情造成的直接影响,恐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带来的负面效果,也绝非几个大型项目所能抵消。

  无论是稳投资、稳预期还是保市场主体,企业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这种信心的培育需要久久为功,绝非临阵磨枪所能实现。一旦被破坏,必将耗费更大的精力、更长的时间才能重建。

  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企业尤其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为提升其信心,中央和各地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打造,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使其信心逐步得到恢复。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不少企业来说又是一次沉重打击。但我国企业尤其民营企业的强大韧性决定了,只要给其条件,给其环境,给其信心,让其看到希望,它们一定能够走出困境、迎来春天。

  疫情防控需要“硬核”,提升营商环境也需要“硬核”。此时此刻,各级政府要多了解企业的困难,为企业做好服务,提供帮助,给企业雪中送炭而不要设障碍、添麻烦。

  针对一些地方政府不讲信用,有意无意破坏营商环境的情况,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巡查督查,主动发现并纠正各种不良现象;同时,可探索为企业开辟特殊通道,让企业的合理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回应,避免地方“打太极”“踢皮球”,贻误企业发展良机,对查处的典型案例,要敢于公布,以儆效尤。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