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旅游为雪源村注入“活水”
来源:新疆日报 张婧 马仁辉 发布日期:2020-06-0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每天一大早,温宿县博孜墩柯尔克孜族乡雪源村村民吾加木尼亚孜·沙吾提便开始为当天接待游客做准备。“我在山上经营牧家乐,现在收入不错,我要一直坚持做下去!”吾加木尼亚孜信心满满地说。

  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指导下,吾加木尼亚孜在山上旅游接待点搭建了3顶毡房、6处凉棚,由于烤肉技术好,服务周到,来他家牧家乐消费的游客很多。这两年,每到旅游旺季,他每天的收入达到700元—1000元。

  和吾加木尼亚孜一样,目前雪源村共有50多个牧家乐,其中脱贫户占90%。

  雪源村是典型的山区村,曾是深度贫困村,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6亩,47户村民中有41户是贫困户。

  2013年,托木尔峰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按照生态保护的要求,博孜墩柯尔克孜族乡252万亩草场被列为限牧草场,25万亩草场被列为禁牧草场。雪源村村民的草场都在此列。

  “这里有天然的山地草场,气候湿润、牛羊成群,是游客纳凉避暑的好去处;这里的牛羊肉质量上乘,口感好;这里又是柯尔克孜族村民聚居地,能让游客感受独特的民族风情。”6月3日,博孜墩柯尔克孜族乡党委副书记王海龙说。

  在各方帮扶下,守着绿水青山的雪源村蹚出了发展旅游业的新路。

  想致富、先修路,修好路、忙通电,雪源村供电能力严重不足。国网阿克苏供电公司在配电网工程建设方面给予支持,通过架设变压器、改造低压线路等,缩短供电半径,提高雪源村的供电质量。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雪源村扶贫产业有了发展的基础。

  随着硬件设施的完善,雪源村独特的风光吸引了大批本地游客,外地游客也纷至沓来。乡政府乘势鼓励村民开办牧家乐、开发多样的民族特色餐饮。

  发展旅游业,这让从没吃过“旅游饭”的村民犯愁了。为让村民有直观的了解和感受,国网阿克苏供电公司“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分批组织全村村民到附近的“天山度假村”观摩学习“度假游”运营模式;邀请一山之隔、基础条件相似、开办牧家乐收入较好的柯柯牙镇帕克勒克村牧家乐经营户到村宣讲,以成功案例鼓励引导村民走上旅游兴业的道路。还邀请专业老师,开展餐饮、旅游接待等6个班次的培训,规范设施改造、环境建设、餐饮卫生等工作。

  经过广泛动员、培训,村民树立了依托旅游资源脱贫增收的信心。目前,旅游业已成为雪源村带动困难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