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云南省民族地区发展成果丰硕
来源:新华网 苏怡璇 发布日期:2020-12-0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发布会现场 (新华网发)

 

  来自11月27日举行的“回眸‘十三五’ 奋进彩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消息,“十三五”期间,云南省从各方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实现了各民族地区的团结、繁荣与发展。

 

  打通民族地区对外连接大动脉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云南省8个民族自治州、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在内的109个县(市、区)纳入了交通运输部“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支持范围,累计争取到国家补助资金382亿元。

  截至目前,云南民族地区通航运营机场达到10个,4个民族自治州进入高铁时代,8个民族自治州中有7个州35个县通高速公路、58个县全部通高等级公路。民族地区所有乡镇和建制村已全部实现通硬化路、通邮。

 

  8个民族自治州实现三甲医院全覆盖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共获得国家支持的民族地区卫生健康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35个、民族地区卫生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8.57亿元、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249.73亿元,用于全省特别是民族地区开展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疾病应急救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一系列卫生类项目。

  期间,全省8个民族自治州实现了三甲医院全覆盖,29个民族自治县县级综合医院有28个达到《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占比96.55%。

 

  挖掘整理民族经典名方 发展“定制药园”

  在“十三五”时期,云南省不断健全民族医药服务体系,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医药服务,截至目前,云南省独立设置的民族医疗机构已达40余所,民族医药研究机构10余所;18个傣医的方剂被纳入傣医药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已上报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此外,云南省评审认定了32个“定制药园”,在全省贫困发生率大于2%的地区设立药材种植基地,带动周边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同时,也助推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

 

  抢救修复少数民族特色文献

  “十三五”以来,云南省共完成15个独有少数民族多媒体资源库、傣族文献信息专题数据库、东巴文献专题资源库等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抢救性修复彝文古籍14080余页、藏经2285页、东巴古籍490页、拓片441张。

  五年来,全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增至105项、代表性传承人增至125人,“傣族剪纸”和“藏族史诗《格萨尔》”两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目前,全省有世界文化遗产2项、世界记忆遗产1项,进入国家申遗重点推荐项目1项。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自“十三五”以来,云南省利用手机APP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推广“语言扶贫APP”,采取线上自学、线下帮扶、送教到人的培训模式,实现目标人群学习普通话全覆盖。共发放语言扶贫定制手机2万台,39万人通过手机APP学习普通话、认读常用汉字。组织大学生志愿者1400余人次暑期深入39个县334个村寨开展推普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累计完成9.9万名“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普通话培训,创建普及普通话示范村(行政村)701个,完成2370所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完)

(编辑:彭凤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