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农在审校文稿。 受访者供图
35年来,他将一叠叠书稿编辑成一本本书籍,让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各族同胞携手奋进的好故事,在墨香中传播到全国各地、传递到各族读者的案头。
他是虞农,民族出版社的一名编审。
站稳政治立场
1985年,来自大凉山的青年虞农,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成为民族出版社的一员。
新闻出版部门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文化宣传阵地,肩负着宣传国家大政方针、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职责。虞农深知,出版单位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社,出版人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旗帜鲜明,守好阵地。
无论是作为部门负责人还是支部书记,虞农都非常注重带领同事进行政治理论的学习。在日常学习中,他组织大家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的重要论述,使大家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将学习成果落实到图书编辑工作中。
服务党和国家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大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虞农参与策划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他参与了民族出版社重点图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与思考》的编辑审读工作,组织出版了《民族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一批书籍,这些书籍增进了读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认识。
坚守工匠精神
编、校、审,35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求索,让虞农成为一名业务精湛的编审。
编辑是一个“劳其心智”的工作。编一本书,不知要走多少程序、查阅多少资料,需用心思考、逐字印证。没有“坐冷板凳”的心态,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编辑。
“要耐得住寂寞。”35年来,虞农坚守着这样的理念。“在编辑书稿中坚守工匠精神,让作品更严谨,更规范,是我们出版人最起码的责任。”
每一篇经手的文稿,虞农都要字斟句酌、如琢如磨,严格把关内容质量。“出版人要追求完美和极致,要认真把每一本书做好,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放过。”除内容之外,虞农对校对、设计、印装质量也一丝不苟。他经常和工人一起排版,通宵达旦。
35年来,在虞农的坚守下,他编辑策划的图书受到广泛认可,《中国共产党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九十年》等著作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类提名奖等。《正确的道路 光辉的实践——新中国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60年》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之《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书系》。全国首届百种优秀民族图书推荐活动中,由他编辑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共同团结进步 共同繁荣发展——改革开放30年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成就》入选推荐书目。
培养年轻力量
年轻人是出版社的未来,在传帮带过程中,虞农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倾囊传授给后来者,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
2007年,虞农任民族出版社汉文编辑一室主任,带领一支近20人的团队。他注重提高出版队伍整体素质,引导编校人员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奉献精神,不断学习新知识,开阔新视野。从图书选题、策划、编辑到出版、发行,他带领团队井井有条地完成了一项项任务。
这些年来,虞农带领的这支团队完成多个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编辑出版工作,多次获得各级各类图书奖项。团队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1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1人、国家民委优秀共产党员2人。
“他工作踏实,爱岗敬业。正是这种踏实敬业的工作作风,铸就了他作为出版人的工匠精神。”团队成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杨青这样评价虞农。
在虞农的书柜中一直收藏着两类书,一是获奖图书,一是出现过错误的书。这是为了在激励自己的同时,也不忘曾经出过的错。
“编辑容不得半点差错,但出了错就要正视它,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虞农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精神,也给年轻的编辑们以启发和教育。
“虞农让我懂得了这个职业的苦与乐。”杨青说,在虞农那里,他明白了出版人那份追求卓越的态度。
(编辑:李华)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