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在贵州]旅游扶贫,助力村民过上小康生活
来源: 沈闵综 发布日期:2020-12-1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贵州省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文化千岛”“百节之乡”等美誉。“十二五”期间,围绕国家民委出台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贵州省制定了500个民族文化村寨建设推进计划。推进计划实施以来,贵州省民宗委投入4.2亿元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民族文化、乡村旅游、现代观光农业深度融合的“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新模式。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的云舍村就是其中之一。

  坐落在梵净山太平河风景名胜区内的云舍村,以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为目标,挖掘土家民俗文化特色,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区带村”旅游扶贫发展之路。

  2012年,云舍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同年,在外务工7年的杨华军、曾军芬夫妇选择回乡创业,利用家中200多平方米的二层楼房开办了农家乐“旅游饭庄”。为了开好饭庄,曾军芬报名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厨艺培训,后来还在省里举办的乡村女大厨烹饪大赛中获得第二名。第一年,“旅游饭庄”毛利润就达10多万元。

  2015年,云舍村荣升为国家4A级景区,莲花大道开始修建,打破江口通往梵净山景区的交通瓶颈,云舍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2016年起,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全面改善了云舍村的路、水、电、房、讯、医、电子商务等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编制了云舍古村落保护等规划,让云舍村在开发的同时,又保存了原有的村落空间形态结构和土家族文化。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实施“1151”保护与发展计划,重点扶持建设10个民族特色小镇、10个示范廊带和500个民族特色村寨,云舍村是其中之一。

  为此,贵州省民宗委组织编制了《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指导规划》和《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规划(2016—2020)》,明确了民族村寨保护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任务。2016年,贵州省政府批复同意《江口县太平镇云舍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要求重点保护云舍村山、水、寨相依的村落空间形态结构和土家族特色传统民居、文化艺术、传统民俗。

  云舍村先是对古村落空间上的景观风貌进行控制,之后又对村落里的绿化景观、水体景观、街巷景观进行整治,保留了本身所固有的历史环境要素资源。自此,云舍村走出一条“景区带村”旅游扶贫发展之路,吸引的游客越来越多。

  如今,杨华军的“旅游饭庄”生意越来越好,年收入30多万元。

  据统计,云舍村目前共有农家乐42家,客栈18家,日接待游客3000余人。2019年,云舍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8万元,而村里原有的69户187名贫困人口,在2017年就集体申请脱贫了。

  如今,越来越多像杨华军一样的游子选择回到家乡发展。在外务工的杨彪、张梅英夫妇,投资30万元开起了“幸福居客栈”。仅一年时间,杨彪夫妇就还了15万元贷款,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生活。

  据介绍,2019年,江口县民宗局还对云舍村27个易地扶贫搬迁户实施了“双培”计划,帮助他们走上就业岗位。

  “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啊,大家都跟着过上了好日子。以前人们因为环境好,说我们是‘云中村’,现在我们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康村’。”云舍村村委会主任石妹说。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