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积极为南疆群众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图为阿克苏金勺果业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正在加工核桃仁。郭家翔摄
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完成脱贫任务后,要努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民营经济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要全方位激活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积极为农业农村输入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先进管理经验,激活生产要素,促进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新疆特别是南疆的区位优势。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驱动,把新疆特别是南疆自身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和丰富对外开放载体,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打造国家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高地,持续稳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应重视构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体系,坚持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中心,努力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坚持科学规划建设,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同时,解决好要素供给、农业经营风险防范、农村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的问题。应重视科学的财税体制在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的作用,科学运用财税政策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植业、养殖业,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现代化。民营企业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既是“输血”,更是“造血”,既要“引得进、留得住”,也要“发展好、带动强”,关键是能致富、可持续。
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创新运行机制,实现共赢。政府应加强引导,鼓励民营企业和当地群众共同探索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大多数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帮扶与合作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放在首位,支持民营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发展关系转变为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和社会化服务关系。支持农民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鼓励村集体的资源型资产以及农民的产权、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民营企业,走共同发展之路,让农民更多分享要素和产业增值的收益。民营企业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发挥的是“带动效应”,而不是“替代效应”。因此,要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和改善制度供给,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建立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把激活和保障要素的工作做在前面。保落实、抓促进、见成效的关键,是要持续加强基层的干部和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尽快建立并实施各层面干部和技术人才培训制度。应特别注重研究和推进适应新发展格局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战略,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两手抓,打造数量充足的高质量干部人才队伍。出台优惠政策,提供创业支持,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企业,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
探索更多激发要素活力的有效途径,精准施策促进发展。深化南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应重视将目前具备多种功能属性的土地资源变成经济要素,创新土地规模连片流转模式,放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盘活闲置宅基地、“四荒地”等资源,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明确土地及宅基地流转条件、经营范围和违规处罚措施等。聚焦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目标,建立多元化的乡村产业用地供应方式,确保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用地规模和指标落实落地。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和管理网络,建立健全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土地流转风险补助金和村级风险保障金制度,因地制宜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等中介组织,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发布、政策咨询、价格评估等服务,依法保障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高效规范运行。
加强农村政策创新,靠前服务,打造优良环境。统筹政府、民营企业和市场三个层面,建立健全衔接政策,科学规划,加强组织领导;抓住发展产业和充分就业两个关键,把政策落地、责任落实、工作落细,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学习本领、科学发展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利用资源,培育产业,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应继续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加大对农村交通、水利、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投入,进一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城乡更加便捷地实现互联互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加强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专项扶持。完善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农业信贷担保补偿基金等,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涉农项目融资、担保服务。应高度重视相关政策研究,通过深化改革探索有效途径。高质量地使用各种项目资金,用好土地、人才、资产收益等政策,确保形成项目资金支持合力。强化政策支持,保持民营企业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和透明性,明确前置条件,简化审批手续,稳定政策预期。搭建招商服务平台、创业孵化平台、产权交易平台等政企、政农合作平台,以政府为中介促进企业与社区、农户对接,找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汇合点。围绕民营企业集中的行业,建立专业化市场信息服务机制,不断提高制度化、法治化和规范化水平。发挥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为民营企业决策提供政策法律依据。持续做好农业、产业、创业、企业的科技服务,重视提升研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扶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充分依托科技创新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
(编辑:闫若之)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