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科技进步对西藏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6%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日期:2021-02-0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西藏自治区政府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西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5.6%,对农牧业发展贡献率达到55%,分别较“十二五”末增长5.6个、10个百分点。

    以前冬天取暖,“屋外囱口生烟、屋内烟尘呛人”是西藏许多农牧区群众生活的写照。得益于“西藏高原可再生能源供暖关键技术创新与运用”这项科研成果的应用,越来越多农牧民实现了由烧牛粪取暖到依靠太阳能供暖的转变。

    西藏日喀则市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内的50兆瓦光储电站储能系统和太阳能光伏组件(2020年1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2019年底,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实现了全县太阳能光热集中供暖,“太阳能昼夜两用暖床”“太阳能新风预热墙”等节能取暖设备进入群众生活,浪卡子县也成了太阳能规模化采暖“区域示范地”。

    “十三五”以来,西藏通过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强化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布局、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人才队伍等举措,使得越来越多契合高原需求的科技成果走进千家万户。

    在西藏昌都市边坝县草卡镇,农牧民科技特派员曲拉(左)在温室大棚里给乡亲讲解蔬菜种植技巧(2020年9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5年来,西藏实施国家和自治区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近千项,落实安排国家、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资金16.3亿元,其中,农牧业财政科技投入占全部财政科技投入比重超过60%。

    5年来,西藏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突破12亿元,专利申请及授权量显著增加,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0.94件提高至2.11件(预估值),共评选出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80项。

    西藏还加快科技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截至目前,全区建成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37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西藏拉萨市曲水县茶巴朗村农民播种的“藏青2000”种子(2020年4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十三五’期间,我们选育出了‘藏青16’等10个青稞新品种及‘藏冬26号’等一批农作物新品种,构建了国内首个青稞核心种质库,首次绘制出青稞、牦牛全基因组遗传和物理图谱……一项项技术难题得到突破,并惠及民生。”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厅长赤列旺杰说。

(编辑:彭凤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