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红石榴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室:江淮大地上的石榴籽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4-0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红石榴“手拉手”皖疆融情交流营活动中,各族小朋友展示才艺。

    2019年8月,在安徽省民委的指导下,合肥市瑶海区联合新疆驻皖工作组成立了合肥市红石榴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工作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紧扣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的实际,通过搭建两个载体、组建三支队伍、建好两大阵地,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搭建两个载体。工作室积极建设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民族文艺舞蹈培训班两个载体。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主要面向在合肥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聘请专业老师授课,帮助他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法律法规;民族文艺舞蹈培训班面向各族群众,教授民族舞蹈。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有力地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组建三支队伍。工作室组织成立红石榴民族文艺志愿服务组、教育志愿服务组、心连心志愿服务组3支志愿服务队伍,并建立完善运营机制。文艺志愿服务组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民族文艺舞蹈培训班,组织参加各类文艺活动;教育志愿服务组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心连心志愿服务组主要由党员干部和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组成,积极汇聚各方资源为红石榴民族文化交流项目的实施提供保障。

    建设两大阵地。红石榴民族文艺团队参加各地举办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文艺演出活动,举办了舞蹈和声乐线上直播培训,还开展了红石榴“手拉手”皖疆融情交流营活动,深受各族群众好评。为提升红石榴民族文化艺术品牌效应,工作室加大力度建设线上、线下两大阵地。在“生态文化名街”银屏街建设线下阵地,全力支持红石榴民族文化交流项目落地;与新媒体平台合作,用好红石榴民族文化艺术微博、抖音、腾讯看点等线上阵地,吸引各族群众参与民族文化艺术活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标语标识展示:

      合肥市红石榴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室标识以石榴为主造型,以红色为主色调,代表各族人民紧密团结、“红心向党”。标识设计简洁动感,充满活力,舞动的红石榴将“民族”的首字母“M”有机融入,红石榴内两条红色小飘带分别代表工作室的两大载体,即组织开展民族文艺活动、举办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红石榴上的花穗寓意通过在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文艺活动和学习活动,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在江淮大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文字、图片由合肥市民宗局提供)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