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成钢铸军魂——走进古田会议旧址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4-1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非常感谢有机会来到伟大的历史圣地。”

    2016年1月26日,时任斐济驻华大使约阿尼·奈法卢拉瞻仰古田会议旧址、参观古田会议纪念馆后,在签名本上留言:“今天我在很短的时间了解到很多知识,明白了贵国的发展历程,并且明白了为什么你们成为一个愿意帮助别国的国家。”

    92年前,正是在古田这块红色土地上,创建之初的人民军队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闽西社下山,白墙青瓦的古田会议旧址庄重沧桑,参天古树掩映下的“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熠熠生辉。

    “古田会议旧址一切设施都按照当年参加过古田会议老同志的回忆原样陈列,保留了往昔风貌。”古田会议纪念馆馆长曾汉辉介绍,会址周边环境大为改善,并由以前单独一个会址扩大到现在包括纪念馆、协成店、松荫堂、红军桥、文昌阁、中兴堂、树槐堂等诸多旧址在内的古田会议会址群。

    走进古田会议纪念馆大厅,正面墙壁上著名的大型油画《古田会议》栩栩如生,引人置身于人民军队历史上那个重要时刻。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对中国革命的艰难探索。1929年12月,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

    “会议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红军建设的丰富经验,批判了红军党内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非组织观点、极端民主化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曾汉辉说,会议一致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此,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指引着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一份四开二版的铅印小报,静静地挂在古田会议纪念馆展室,报头“浪花”二字依稀可见。

    这是人民军队出版的第一份铅印报纸——1929年7月27日,红四军政治部创办于闽西的《浪花》报。

    “作为革命大潮的前浪,人民军队听党指挥的红色基因从那时起就深深融入血脉。”即将毕业的军校学员孙洪彪伫立在《浪花》报前,愈加坚定了奔赴边疆基层部队的信念。

    2019年八一建军节,大型史诗电影《古田军号》全国公映,影片讲述了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红军在艰难曲折中探索真理的革命历程。

    “弘扬古田会议精神,传播红色文化,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曾汉辉说。他们建立了网上古田会议纪念馆,出版了定期刊物《古田军号》,并编辑出版了《党建之魂》《军魂》《古田会议专题研究》《见证古田会议》《古田会议文献资料》《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等40多部党史书籍,呈现原始的档案文献资料、革命回忆录、口述资料等,努力为古田红色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奠定史料基础与理论支撑。

    从1974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古田会议纪念馆累计接待观众4000多万人次。

    2014年10月30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古田召开。

    85年前,人民军队从这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85年后,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引领全军重整行装再出发。两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跨越时空、承载厚重,在坚持党指挥枪这个根本问题上作出历史性贡献。

    92年来,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融入我军血脉,成为须臾不可动摇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确保了人民军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对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作出新的战略部署。

    “古田会议确立的一系列重要原则以及会议凝结的伟大精神是我们党创造百年辉煌的‘成功密码’,也是我们党在第二个百年征程续写新的时代华章的‘制胜法宝’。”陆军步兵学院政治工作教研室主任郑红军说。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