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础性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这项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方针,通过开展有目的、有组织和系统的专门教育活动,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做好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增进获得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的获得感指的是学生在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实际收获以及由此生成的积极情感体验。之所以强调增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获得感,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目的。开展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培养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特别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有所得、有所感。
二是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效的重要体现。“获得感”由“获得”和“感”两个词联结而成。这里的“获得”是指学校通过讲授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和理论政策,有效培育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意识、丰富民族团结进步经验体验、涵养民族团结进步情感体悟、养成民族团结进步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里的“感”是指学生在上述收获中产生的积极感受。学生的获得感实质上就是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效的具体表现。
三是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评价标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评价体系的建构是多维度、多层次和多方面的,但无论是哪种评价体系,都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都要把学生的获得感作为不可或缺的评价标准。
四是深入推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动力。获得感本身是一种积极的主观体验,具有行为启动、维持和强化等作用。增强获得感,有助于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进而更加主动地接受相关教育。
增进学生的获得感,对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从总体来看,我国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富有成效的,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还不同程度存在形式化、低效等问题。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和内化程度,增强实效。
总而言之,做好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提高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科学性、思想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教育内容、方法途径和载体平台,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其参与程度,使民族团结进步入脑入心入行。
(作者系大理大学副校长)
(编辑:闫若之)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