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县茅阳第二小学现有教职工86名,其中少数民族教师3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4.8%;在校学生1363人,32个教学班,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57人,占学生总数的40.8%。近年来,学习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拓展教学渠道,创新活动载体,在学校全面开展民族教育,经常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促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五个维护”思想,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工作中成效明显。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
一是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学校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形成分管领导主抓,全体师生受教育的工作宗旨,把民族教育纳入学校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领导,有布置。二是大力营造民族团结氛围。学校通过道德讲堂、红领巾广播站、主题宣传栏、民族文化壁画、民族团结橱窗、少先队活动课程、重大节日的主题活动等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营造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浓厚舆论氛围。三是强化民族教育实施力度。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选编》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制定出台《牟定县茅阳第二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坚持民族教育贴近师生,把民族教育方针落实到每一个班,覆盖到每一个学生。
二、坚持文化传承,广泛开展校园民族文化活动
一是举行民族乐器及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学校成立民族管乐队,引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演奏。学校每周二至周五举行全校学生同奏葫芦丝,教会学生同奏《龙的传人》《金孔雀轻轻跳》《荷塘月色》等民族乐曲,展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美好,成为了校园文化的一张名片。二是经常开展民族特色体育活动。学校每天开展“民族规范舞课间操”,每学期开展民族文化体育艺术节。在体育课中开展斗鸡、陀螺、滚铁环、拔河比赛等活动,使学生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民族精神。三是举办《中华魂》《科技托起强国梦》主题读书活动。在校园内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壁画,生动展示各民族团结一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活动,把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民族团结之花馨香四野。
三、坚持民族融合,精心办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学校建设成为牟定县和谐稳定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窗口和基地,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全过程,使广大教师成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强力量,使广大学生成为树牢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在一至六年级开设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别开设课程,具体是:小学一、二年级主要介绍彝族文化和特色亮点,三、四年级开设《中华大家庭》课程,五、六年级开设《民族常识》课程。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二是学校利用班队活动,召开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班队会,学习各民族的知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民族团结和发展植根师生心田,各科教师还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学科教学中,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通过多种形式抓好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及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团结进步在校园结出累累果实,目前,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党员教师、优秀骨干教师中,少数民族教师占比达40%以上,少数民族优秀学生比例达50%以上,每年均推荐一批优秀学生到华中师大牟定附中初中民族班就读,茅阳二小教学质量达到全州同等学校领先水平,学校先后荣获云南省“绿色学校”、“安全文明学校”,楚雄州“文明学校”、“优秀家长学校”和牟定县“文明单位”、“名学校”等50多项殊荣。
(编辑:程艳)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