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 《桃花烟雨》:演绎一个“拭去贫穷看美丽”的故事
来源:国家民委官方微信 发布日期:2021-09-0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花鼓戏《桃花烟雨》精彩视频片段

 

  由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创作演出的花鼓戏《桃花烟雨》,是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村提出精准扶贫思想而创作的精品力作。9月6日,该剧亮相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大幕开启,一段优美灵动的旋律把观众带入姹紫嫣红的湘西......该剧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为背景,以贯彻精准扶贫思想、弘扬担当精神为主线,演绎了一个“拭去贫穷看美丽”的故事。跌宕起伏的脱贫故事,神秘湘西的风土人情,实力强大的演出阵容,引人入胜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称赞。

  

  ▲《桃花烟雨》剧照。

 

  全剧的矛盾冲突张弛有度,演员生动演绎了担当有为的湘西汉子石青峰、务实真干的扶贫队长隆富平、不断蜕变的农村妇女龙伲珍等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再现了湘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感人场景。

  

  ▲《桃花烟雨》剧照。

 

  “十八洞村啊,以前就像与世隔绝一样,村里人出来一趟,要穿山谷、爬山岭,走好几个小时。现在政策好了,变化可大了,路也修通了,旅游业和种植业搞得热火朝天啊。”十八洞村的村民们如此感慨,花鼓戏《桃花烟雨》正是孕育诞生于战胜贫困的精准扶贫战斗中。

  该剧从2016年开始创作,2019年最终完成,其间,主创团队先后奔赴湘西十八洞村、矮寨、保靖、茶峒、凤凰等地采风。通过多次采风,主创团队亲眼看到了精准扶贫带来的巨大变化,实实在在感受到村民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滋润。在领略湘西风土人情之美的同时,主创团队更将所见所闻所感印在心里、带上舞台,用艺术的手法表现湘西苗乡在脱贫攻坚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将最原汁原味的湘西风情画卷呈现给观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编、导、演等主创都来自本土,湘音湘情唱湘戏,没有一句空洞口号,却唱响了“精准扶贫”的最强音。正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所说,该剧是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桃花烟雨》剧照。

 

  说到该剧的看点,导演何艺光表示,《桃花烟雨》中的人物形象就像一组精致的人物绣像跃然而出。主人公石青峰历经梦想、追求、奉献、委屈和艰难却始终初心不变;扶贫队长隆富平从困惑、无奈,转而走向思考、求索;农村妇女龙伲珍从泼辣刁蛮到不断蜕变,直至超越自我等,剧中通过细节展现出丰满的人物形象,讲述了动人故事。

  

  ▲《桃花烟雨》剧照。

 

  “湘西民族音乐元素丰富多彩,民歌小调大家耳熟能详,非遗文化‘打溜子’则凸显了苗族音乐特色。该剧丰富的声腔,重点展现了湖南花鼓戏的特点。总的来说,我们始终把握‘戏曲莫忘本,切记留住根’的音乐创作宗旨。”作曲陈耀说。

  

  ▲《桃花烟雨》剧照。

 

  “一部湘西发展史,就是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一部《桃花烟雨》,就是十八洞村的真实写照。”有网友如此评价,该剧不仅题材独辟蹊径,在艺术品质上也呈现出极美的湘西文化底蕴,“这样一部弘扬主旋律和民族文化的作品,值得大力推广。”

  

  ▲《桃花烟雨》剧照。

 

  该剧通过生动的扶贫故事揭示了深刻的时代主题,折射出一幅湘西社会发展变化的风情画卷,必将成为花鼓戏剧史上一个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代表性剧目。

  

  剧评

 

《桃花烟雨》值得期待

赓续华

  

  反映“精准扶贫”这一主题的作品比比皆是,但许多往往见事不见人,沦为时代的传声筒。《桃花烟雨》则展现了一群有血有肉的湘西人。扶贫队长隆富平与当地百姓心心相印、甘苦共进,有为尽责、讲情懂趣,惹人喜爱。阿雀的老爸施才旺被贫困压得喘不过气,他爱女心切,嫁女心焦,他的举手投足、一白一腔,传递着湘西人聪明霸蛮的性格特点。

  剧中最动人之处要数3对情侣谈情说爱的场面。寡妇遇上小光棍,两人都压抑着内心的渴望,循序渐进,让观众感受到爱情的不易和美好。小情侣阿雀、阿牛爱得热烈灵动,田头用饭,生动演绎了“饮食男女”的人间世相,贫穷挡不住老百姓爱的脚步。主角石青峰和龙伲珍是已脱贫致富的一对,女人追求小富即安,男人则要担负起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责任,为此逆了自己的“堂客”,一巴掌打散了婚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真的不能调和与平衡吗?最终,两人破镜重圆,这是现实,更是愿景。

  

  ▲《桃花烟雨》剧照。

 

  剧中最见功力的表演要数黄涓涓饰演的龙伲珍,湘妹子的刁蛮与柔情并存。高声呵斥出的是浓浓的爱意,低眉顺眼中流露出的是款款深情。她的行腔也高低自如,韵味馨香,闻后难忘。张小虎扮演的隆队长也不概念化,对周边百姓掏心剖肺、真诚有加。一顿饭能吃两升米的阿牛十分可爱,扮演者刘宏与人物阿牛既形似又神交。

  导演何艺光说,在悠扬流畅的湘音中,我们感受到花鼓戏的美妙,看到了湘西苗族人的勤劳智慧。更难得的是扑面而来的喜剧色彩,再穷的日子也要当歌唱,再苦的生活也可当年过。苦中作乐不是“阿Q”,而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吃苦耐劳、意志坚强,才能等到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桃花烟雨》剧照。

 

  为创作好该剧,《桃花烟雨》主创人员几下湘西十八洞村,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终于抱出了湖南花鼓戏的“金娃子”。主创人员皆是“湖南牌”,一方水土一方人。家乡戏靠家乡人做,地方戏靠天下人捧。故此,湖南戏曲创作值得期待!《桃花烟雨》值得期待!

  (作者系《中国戏剧》杂志主编)

(编辑:彭凤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