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欢跳左脚舞 同心共筑中国梦——牟定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纪实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宗教网 发布日期:2022-02-1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牟定县地处滇中之中,国土面积1464平方千米,辖4镇3乡、89个村(居)民委员会、771个自然村、1208个村(居)民小组,县境内居住着汉、彝、回、苗等民族,户籍人口20.26万人,常住人口14.94万人,有少数民族聚居、散居村委会61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4%。牟定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资源丰富,素有“彝族左脚舞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腐乳之乡”“匠人之乡”等美誉,牟定彝族左脚舞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万人同跳左脚舞”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起源于明清时期的牟定腐乳远近闻名,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5亿元,比2016年增长1.18倍,年均增长12.5%,增速位列全省前列;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3366元、13835元,分别比2016年增长0.5倍、0.6倍,年均分别增长8.4%、10.1%,增速高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

   中共牟定县委、县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始终坚持把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现实之需、战略之策、固本之举。立足“滇中、枢纽、民族、生态、美丽”的县情特点,全面推进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商业富县、引资活县、生态立县、基础固县、社会兴县、文化名县、依法治县、全民建县“十大举措”,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十项”工程,扎实开展“十进”创建活动,认真抓好“十项”具体工作,群策群力建设“滇中牟定、产业强县、左脚舞城、工匠名乡”,积极打造楚雄州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牟定样榜。

  一、把准方向抓创建,充分凝聚“牟定力量”。始终坚持党对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的领导,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的历史方位,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的重要思想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群众教育,作为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和党校培训的重要内容,抓源头、抓根本、抓关键少数。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出台了《牟定县关于建设“左脚舞城” 为楚雄州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打造牟定样榜的实施方案》《牟定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1+10”专项工作机制》等系列文件,推行“五包五定”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包保机制,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专题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县人大、县政协经常视察和调研创建工作,群策群力为创建工作解决问题、建言献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和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履职考核内容,作为县委巡察重要内容,强力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强大合力。

  二、围绕发展抓创建,充分发挥“牟定优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兑现“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承诺,立足牟定在国家和省州“重点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地处滇中位于楚中的“区域定位”、“五网”基础设施密集布局的“枢纽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产业、文化、生态”6大发展优势,集中打造“化佛山盛地、左脚舞故乡、四弦琴产地、全域游乡村”4张文化名片,群策群力建设“滇中牟定、产业强县、左脚舞城、工匠名乡”,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出台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30条、“十大专项行动”“六大攻坚工程”等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干基础固县,投资161.4亿元,齐头并进建设“五网”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商业富县、引资活县,培植壮大现代烟草产业、现代农业、冶金矿产制造业、绿色能源产业、商贸物流业、文化旅游康养产业6大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构建“6+3”现代产业体系,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培育经济增长点,持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三、创新载体抓创建,充分释放“牟定活力”。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的重要指示精神,广泛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充分运用各类宣传媒介载体广泛宣传教育铸同心,制作推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栏目、“民族团结进步”专题播报等,深入宣传报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做到广播里有声音、电视里有影像、网络上有文章、手机上有信息。以“百名讲师上讲堂、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为载体,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举办“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演讲比赛等系列文化活动,使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大力实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建成与法治大道相辅相成的“民族团结进步大道”,精心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民族团结进步”三位一体的党建主题公园,建成“中园大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依托县非遗文化展馆打造“牟定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整合脱贫攻坚村史馆资源建设46个村级“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展室”,组织开展牟定县“中华民族一家亲·欢歌盛赞新时代”主题书画展,在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宗教网开设了“牟定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纪实”专栏,持续扩大示范创建影响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入挖掘阐释和传承弘扬民族文化蕴含的红色基因,筹资修缮革命英雄纪念碑、毕昌杰烈士纪念馆、一级战斗英雄曹庆功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干部群众和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广泛传播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故事。坚持全民建县,着力社会兴县,实施文化名县,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科学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构建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全面覆盖的创建格局,高标准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点,着力构建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生活环境,“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多领域多样化的民族联谊活动广泛开展,“三月会”“民族团结日”等民族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日渐形成。 

   四、聚焦民生抓创建,充分彰显“牟定情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凝聚民心民智民力的治本之策,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810”民生工程(8项惠民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五年来累计投入脱贫攻坚、交通设施、水利基础、民生保障等资金超过394亿元,全力解决各族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和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比连续多年保持在80%以上,投入民生资金71.2亿元,守正笃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用心用情有序推进健康牟定建设,用情用力扎实抓好就业创业,精准施策织密织牢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十百千万”工程,努力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施“生态立县”,投入资金1.62亿元,全面实施农村“清脏、治乱”专项行动,全民打造“云南省最干净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创建高质量通过省级验收。整合各类扶贫资金26.9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饮水安全保障、沪滇协作帮扶等项目2151个,历史性地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各族群众的绝对贫困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五、维护稳定抓创建,充分展示“牟定形象”。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始终把厉行法治、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紧密团结和依靠各族人民群众创稳定、促和谐,全县呈现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和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大力实施“十百千万”法治示范工程,全面推行“五长治县”工作新模式,“一村一警一助理”新警务机制成为“枫桥经验”在牟定的鲜活实践。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体系建设,深入开展风险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排除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着力提高防范化解经济、社会、外部环境等领域重大风险的能力,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认真贯彻执行《宗教事务条例》,扎实开展规范管理试点工作,推行活动开展依法化、“五进”活动规范化、场所管理民主化、教育培训经常化、疫情防控常态化“五化”工作方法,坚持按季度开展涉民族宗教因素纠纷排查和形势分析研判,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供稿:牟定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