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一物|藏刀的源头,竟是文成公主?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蒋佳宁 发布日期:2023-02-1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藏族是爱刀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刀不离身”的习俗。然而在一部著名的史书中,却记载了藏刀与唐朝妇女的不解之缘,你知道这个传说吗?

  成书于明代的藏文典籍《汉藏史集》中,记载了自古以来藏族关于刀剑的各种传说,把吐蕃时期的刀剑分为五个大类,分别是:尚玛、索波、呼拍、古司和甲热。其中被称为“尚玛”的类别,传说是唐太宗时期由汉人妇女打造而成的“中原刀剑”,能砍断九层最坚硬的东西。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传说呢?难道唐朝时就有汉人妇女不远万里来到青藏高原还被史籍记载下来吗?

  原来在唐太宗时期,唐王朝和吐蕃之间还真的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被人们传颂千年的“文成公主进藏”。据藏文《吐蕃王朝世系明鉴》记载,文成公主出嫁时,唐王给公主的嫁奁有“营造与工技著作六十种”,其中就包含金工和兵器制造的著作。由此推断,这位被《汉藏史集》记载于册的汉人妇女——她既生于唐太宗年间,又善于打造锋利的“中原刀剑”,原型很可能就是文成公主。

  再看书里是这样描述“中原刀剑”尚玛的:“刀剑刀背厚重,柄粗尖窄……它们的颜色像丰年的禾苗,铁为白色光泽柔和。”而现今出土的唐刀,则完全符合藏文典籍中的描述。虽然出土的唐刀实物比较少,但是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仍然可以见到唐刀的真实模样。

  (敦煌莫高窟第45窟南壁商人遇盗图持唐刀形象)

  在流传至今的古藏刀中,仍旧可以见到直刃、云首的唐韵遗风。比如这件清代藏刀,采用精铁铸成,其直刃刀身就与唐刀较为相似。而鎏金镶宝石的刀鞘上又镂空雕刻卷草和龙的纹样,充分体现出汉藏文化之间的交融。

  名称:藏族镶宝石腰刀(MB7290)

  年代:清代

  体量:长52.5厘米,宽6厘米

  收藏单位: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博物馆

 

  而这把则是明代藏族贵族使用过的战刀,鞘骨铁架包骡皮,官造佩刀的造型沿袭了汉地长刀风格。文成公主进藏后,她所带来的冶炼师、刀剑工匠和先进的技术,对吐蕃冷兵器制造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也奠定了藏刀的基本形制。

  名称:藏族铁柄战刀(MB7291)

  年代:明代

  体量:刀长92厘米,宽4厘米

  收藏单位: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博物馆

 

  人们至今赞颂着文成公主的贡献,在西藏近代仍然流传着民歌《公主不辞劳苦》,其中一段唱道:

  “从遥远的内地,

  文成公主不辞劳累,

  带来的工匠真多呀,

  共有五千五百名,

  对繁荣西藏的工艺啊,

  打开了昌盛的大门。”

 


  监制|杨新华

  审核|郑茜

  统筹|刘佳 胡俊 康坤全

  编写|蒋佳宁

  制作|寇佳羽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