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畔的节日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 康珠旺姆 发布日期:2023-06-3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阳光像潮水般从天边向澜沧江河谷的每一个角落涌来,又慢慢淹没在我的视野里。我像一只充满好奇的野兔,穿梭在山谷、村庄间。这几日,荣中村在庆祝舒古尼苏节,而我来到这里,刚好住在当地一个藏族同胞家中。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对我来说,既陌生、又有趣。

  荣中村位于云南省德钦县,是澜沧江畔一个以农耕为主的藏族村寨,海拔在2000米左右,气候宜人。据当地人说,在国道修通之前,荣中村曾是由滇入藏的交通要塞,人、马、车都会在此经过、休整。

  舒古尼苏节,也叫“积肥节”,是一个有关农耕和栎树的节日。藏历新年之后,正是积肥的大好时机,村民们从山上砍来栎树的枝叶,将其铡碎后放置在牛圈里,待其发酵腐烂,便可撒在地里做肥料。

  舒古尼苏节前,大家整日都忙着割叶子,做肥料。节日开始后便不再劳作,全村人都聚集到一起过节。村民卓玛告诉我:“现在日子好了,我们可以买肥料,好多家庭就不再上山割树叶做肥料啦。”但是,这个传统节日却被保留了下来。“这几天,大伙儿聚在一起,跳舞、吃饭、喝酒,好不欢乐。”卓玛说。

  过舒古尼苏节时,村民们会在村公社聚集5天左右。第一天上午,男女老少都着盛装出席,先是在公社的室外围成圆圈跳弦子舞,然后进入公社大厅围着四根大柱子继续跳。女人们脸上被粉红色的袖子映出更加光鲜的“高原红”;而男人们身着镶着兽皮的藏袍,穿着扎彩带的藏皮靴,长长的黑发上扎着耀眼的红头绳,紧握着琴头或舞动着琴弓。他们围成圈儿,载歌载舞,弦胡声和着歌声,表达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在我们欣赏弦子舞的时候,村寨中的两户人家也正忙着为村民们准备午饭,一些村民也过来帮忙。锅里炖着肉、熬着酥油茶、煮着高原特有的土豆……馋得我直流口水。

  午饭的时候,人们按照村社分组,八人一桌,围坐在一起开始享用美食,不时还有人为人们斟茶水、倒米酒,这种米酒是青稞酿成的,甘甜醇厚,两杯下肚,就让人有微醺的感觉。

  午饭过后,在村长的带领下,村民们在篮球场玩各种游戏。一些喜爱射箭的男子,则去了公社后边的射击场比拼箭法,十来个人站在一起一齐开弓,好不壮观。

  夜幕降临时,弦子声、欢笑声逐渐褪去,我从江边的峡谷中漫步到炊烟袅袅的村寨里,心中燃起了对这种欢乐的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