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与书香共流年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 蔡永平 发布日期:2023-08-1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藏书票 李桦

  我喜欢读书,与书为伴40余年;我也时常怀念少时读书的经历,勉励自己读更多的书。

  儿时记忆的屏幕上,有一盏如豆的灯光,那是一个脏乎乎、豁口的土陶碗。碗底盛着浑浊的油,上面放两根筷子,夹一锈迹斑斑的铜钱,方孔中穿一棉线,燃起的火苗晦暗跳跃。父亲捧着砖头厚的书,低头凑在灯下看。“哧啦”,头发燎着了,父亲慌忙扑打额头,毛发的煳味在屋中弥漫。一头纳鞋的母亲嗔怪道:“看吧,钻到书里去了!”父亲白天在小煤窑拼死累活挖煤,夜晚一定要抱着书读半宵。无论生活多苦多累,父亲都没有放下书。读到入迷处,有时呵呵笑,有时眼角湿润,有时长吁短叹……父亲沉浸在书中,做自己的王。躺在热腾腾的火炕上,父亲给我讲《春秋》、三国、聊斋,夜深人静中,山风“簌簌”吹打窗纸,黑魆魆的院中“噼啪”乱响,似书中的鬼怪显灵,我吓得尖叫,钻进父亲怀中,父亲哈哈大笑。

  那时,小小的心儿认定书是世上最奇妙的东西。

  上学了,斗大的字认识了几个,就满世界搜寻书来看。山村学校破旧,没有图书室,书是稀罕物。山里孩子手中有几本连环画,弥足珍贵。课间,我们聚拢在一起,围成一圈,书主人坐中间小心翼翼地翻书页,其他人站着伸长脖子看。一字一字读,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看,嘴中出声,手脚比划。我还拿好吃的跟小伙伴交换连环画,一把炒熟的麦子、豆子或一块黑面饼子,舍了口腹之欲,以解眼馋之瘾。

  暑假,我跟哥哥去遥远的雪山下转场放牧。把牛羊撒在绿草如茵的草甸上,我坐在山梁上,翻看那几本在牧民手中传看得已经没了封面封底、边角卷毛、污渍斑斑的书。我被荡气回肠的故事、忠心侠义的英雄、奇幻多彩的场景吸引,恍惚中,满山挺立的松树就是严阵以待的十万将士,撒欢的牛羊就是膘肥体壮的战马。我站起身,大声吼叫,手挥棍棒,俨然成了指挥千军万马的统领,挥师杀向进犯的敌人。

  真正有书读,是我进入师范学校后。教学楼四楼是图书室,一间宽绰的大屋子,一排排书架上摆满了书。我像小老鼠掉进了粮仓里,幸福得眩晕。图书管理员是位短发圆脸的女老师,和蔼可亲。课外活动时,我们直奔四楼,女老师端出一盒盒图书索引卡片,我们像觅食的鸡雏一张张扒拉。挑到中意的,递给她,她微笑着拿卡片淹没在书架中取书。借书多了,她认识了我,给我推荐书籍。借到了喜欢的书,我利用一切课余时间赶着读。晚上宿舍熄灯后,便点上蜡烛偷看书,听到查夜的教师在外面叫喊,慌忙吹灭了烛火。黑暗中我思绪翻腾,沉浸在书中久久不能入睡,就算睡着了也会在梦中幻化成书中主人公,进入到书里的世界。

  当时学校旁边有个租书的摊位,租一本书一天一角钱。周末租了书,为了省钱,我总是熬通宵把书看完。3年师范生活,读的书最多最杂。

  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山村学校,学校偏僻破旧,书依旧是稀罕物。每日从教之余的寂寞里,读书是最好的陪伴。每月工资入不敷出,没有余钱买书。为解决书荒问题,老师们约定每人订一本书刊,互相传看,这样每人就有机会阅读十多种书刊。邮递员姓常,负责投递两乡十九村的邮件,骑一土黄骡子,每隔十天左右来一趟学校。每次“叮当”铃响,土黄骡子昂着头、甩着尾巴走进校园,便有人高呼:“常邮政来了!”这时,所有人抛下手头的事,从房子里“哗啦啦”涌出来,众星捧月般簇拥着邮递员,急急地翻邮包,抢拿自己的信、书,笑逐颜开地飞奔回宿舍,像中了头彩。

  有了书,夜不再漫长,独处陋室,自由随意地躺在床上神游书海。天地人生,宇宙万物,爱情友谊,奇遇见闻,无不一一在眼前显现,心头辑录,其惬心快意,兴会淋漓,真是难以尽述!累了,倚窗而立,窗外好一番空灵世界,一钩新月,几点繁星,朗朗将群山照亮,山风夹带着草木的芳香和河水的清爽,一阵阵轻轻吹进房中。我恍惚置身于“桃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士,那份宁静和安详,自由和甜美,更是难以言说!

  进入新世纪,山村学校建起了雄伟的教学楼,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学校有了图书室、阅览室,教室、楼道中设了图书角,书不再“稀罕”,而读书的人倒是“稀罕”了。电视、电脑、手机等的普及,花了人们的眼睛,诱惑了人们的心,越来越多的人成了低头族、拇指族。我不禁喟叹,物质丰富了,科技发达了,我们却远离了哺育我们的书,远离了那沁人心脾的墨香!

  而我依旧挚爱读书,喜欢去书店、小摊买书、淘书,家中藏书上千册。夜深人静之时,在袅袅的茶香中,坐拥书屋,与圣贤、智者对话,抚慰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不亦快哉!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