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叠翠拥后垄山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 刘宗林 发布日期:2023-09-0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青山图(中国画)傅抱石

  在我的老家湘西南,村寨后面的山统称为后垄山。其实,后垄山也有个性鲜明、形象贴切的名字。紧挨村寨、后面的那两座山虽一大一小、一高一矮,但有相似的山形,像两头蓄势待发的卧狮:头颅高昂,面目冷峻,鬃毛茂密,王者风范显露无遗,家乡人便称之为大、小狮子山。狮子山后是一条自北而南、蜿蜒几十里状若虬龙的山脉,连绵的山脉又由若干连成一体的山峰组成,每座山峰高度大致相同,远远望去,酷似一排整齐的牙齿,家乡人形象地叫它排牙山。排牙山后的山脉一层叠着一层,越远越高越模糊,若隐若现的山巅飘浮在云霞之中,一直延伸到云贵高原的深处。

  我家的祖屋建在小狮子山的“脚爪”上,打开后门,就是陡峭的山体、突兀的山石,长在岩坎上的古树,树枝罩到了屋脊上,每到秋季,树叶随着肃杀的秋风纷纷飘落,将屋面的瓦槽填得满满的。

  我是后垄山的儿子,生长在她绿叠翠拥的怀抱中,终生受到她的滋养和庇护。我身上至今留有一些或浓或淡的疤痕,那是后垄山烙下的印记。

  山里的路总是弯弯曲曲,且多沟沟坎坎。蹒跚学步时,不是被不显眼的树桩绊倒,就是陷进蒿草虚掩的泥坑中,划破皮、磕青脸是家常便饭。即便摔得血流呼呼,奶奶也从不惊慌失措,从后山上采来一些我至今叫不上名字的树叶,放进嘴里嚼烂后敷住伤口,“哗”地从用来做鞋底的烂衣裳上撕下一溜布条缠在“药”上,用青筋暴突的手在我屁股上“啪”的一拍,云淡风轻地说:“狗肉长得快!”果不其然,三两天时间,伤口就结了痂。俗话说,贱养的孩子灾难少,或许是儿时那数不清的磕磕绊绊、摔摔打打,练就了我坚韧的筋骨。

  儿时的记忆中,外表平实的后垄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一年四季像魔术师变法似的,为渴求温饱的乡亲提供生活所需,没有丁点儿吝啬。

  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正是农村青黄不接的季节,几场春雨淋过,竹林里、草蓬间的笋和蕨拱破湿透的泥土,蓬蓬勃勃地长了出来。勤劳的母亲天不亮就利索地钻进后垄山,在生产队里出早工前准能采回一大背篓竹笋或蕨菜。晚上,一家人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忙碌而有序地剥笋子、焯蕨菜。日积月累,从后垄山采摘的笋子、蕨菜就晾满了几竹竿,几个硕大的坛子也装得满满的,春荒就这样度过。炎炎的夏日,火辣辣的太阳眼都不眨,炙烤得地面冒出袅袅青烟,连家里的黄狗都热得伸出长长的舌头,呼呼喘着粗气。农人实在拗不过太阳的火辣,歇工的片刻忙不迭地挤在山脚的皂角树荫下,青枝绿叶摇曳出的阴凉,顷刻冲淡了浑身的暑气。每到暑季,奶奶总要采摘一些后垄山的绞股蓝,煎熬成茶汤,给我们防暑降温,舀上一瓢茶汤咕噜咕噜喝下,顿觉清凉无比。至于劳作的空隙爬上亭亭如盖的杨梅树,将一粒粒乌黑饱满的杨梅塞进嘴里,生津止渴的惬意更是无以言表。金秋时节,人们收完生产队的庄稼,便一头扎进深邃的后垄山中,从事收入颇丰的小秋收。强壮的男人猴一般爬上高高的树丫,将裂了口的板栗、松了蒂的银杏摇下来,心细的女人用一根短棍在草丛间、落叶里扒拉,寻找摇落的果实。或者挥舞锄头,刨挖散长在林间的麦冬、黄精、白芨,运气好的还能摘到稀有的丛菌、木耳、剥皮佬等野生食用菌。一个秋季下来,小秋收的收获能卖个几十、百把元钱,足够孩子们来年的学杂费。

  奶奶健在时,每每说到后垄山,总是一脸的虔诚,经常语重心长地嘱咐:“你们兄弟姐妹是后垄山养大的,不能忘恩啊!”后垄山以其无私的胸襟和丰富的物产养育了一方百姓。

  然而,过量的砍树伐木,让后垄山原来的满目青翠渐渐消失。

  上学、工作以后,我离开了这方土地,与后垄山渐行渐远,偶尔回乡也来去匆匆,无暇走进后垄山深处,去探视她变化的容颜。

  前些天,车在老屋的前坪尚未停稳,乳名叫狗狗的发小就迎上来给了我一个熊抱:“退休了,这次回来可以多住几天了,好好陪你到后垄山里钻个够。”

  上山的羊肠小道被通村公路取代,路幅虽不宽且七弯八拐,沥青路面却很平整,外沿还安装了安全防护栏。路的尽头是排牙山半山腰上那个叫观音凹的自然村落,住着十几户人家。

  记忆中的山路,两旁都是长不大的灌木或荆棘,行人挑担稍不留神,箩筐或瓢箕就会被伸到路面的荆棘、藤蔓钩住,轻者一个趔趄,重则连人带物一起摔倒。现在,公路两旁都是乔本树木,有常见的香樟、桂花,也有珍稀的梓木、稠木和小叶紫檀。

  “这才是狮子山应有的模样!”我的无限感慨溢出心间。

  “后垄山能有今天,很不容易啊!”狗狗接过话题说道,后垄山再现参天树木,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寻常百姓家都用上了液化气和电,做饭不用烧柴了,既实惠又安全卫生;二是村规民约管住了乡人的柴刀斧头。

  狗狗告诉我,前些年,政府年年宣传《森林法》,高音喇叭喊得响,但山就是封不住,山上的树木始终长不赢斧子柴刀。直到我的堂兄从部队复员回乡,组织村民户户摁手印,签订保护后垄山的村规民约,核心内容就一条:发现谁到后垄山上伐树砍柴,就宰杀他家养的猪,用于全村人“打平伙”(意思是聚餐)。有两户族人的小孩上山砍树做高跷,堂兄不徇私情,犯规违约者栏里喂来过年的猪被宰杀。此后,后垄山的树木再也没有了刀斧之患。

  我们边走边聊,不知不觉来到往日要费老大劲才能爬上的山坳。

  山坳夹在大小狮子山之间,是一处比较平缓的台地。台地中央是一块三四百平方米的水泥坪,靠大狮子山的一头新建了一排木质长廊,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民族特色浓郁,“四乡歌场”几个大字龙飞凤舞,颇有几分灵性。

  我们登上老鹰嘴的山顶,俯瞰四周,众人山、崩沟、谷桶岩、观音凹,一个个渐渐生疏的地名瞬间从我的脑海里弹了出来,年少时一眼就能望穿的茅草坡被青翠和墨绿覆盖,清风扑面,松涛阵阵。

  狗狗指着远处被铁丝网围住的山林告诉我,那是他儿子的林下牧场,牧场里放养着100多头牛,由于是自然放养,牛肉的品质很好,在市场上很抢手,一头牛可以卖一万多块钱,山林里还种了一些道地中药材。

  “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狗狗显得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晚上,我们一帮发小聚在狗狗家的灶屋里,围着电炉上的大火锅吃开了全牛宴,酒碗碰得山响,说笑声一浪盖过一浪,惊醒了后垄山上夜宿的鸟雀!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