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广州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日益增多,呈现出增长快、增幅大的特点。作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广州市发挥多元主体积极性,丰富内容、增加形式、拓宽渠道,不断提高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城市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机制提供了有益经验。
加强思想建设,强化政治引领。一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市、区设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考核制度建设,坚持把做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城市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作为干部考核和选拔任用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建设和文明城市建设评价体系。二是落实宣传教育实施方案,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员教育、干部教育、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各单位开展“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传达学习中央精神,加强主题教育学习和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在各级党组织建设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等相关内容,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实践工作。
建立完善宣传教育体系。一是培育国家级、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示范单位,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民族之家”和“三站一队”(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站、法律援助工作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工作站、志愿者服务队),打造“羊城石榴籽工作室”,推进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开展。二是发挥政府、高校、社会团体和企业的协同作用,提升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成效。如,海珠区委统战部、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海珠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与香港青创有限公司共同创办湾区民族手工艺术中心,开展培训、研学等活动,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三是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如,黄埔区云浦街道创办“全国劳模石榴籽工作室”,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促进东西部协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带头作用。
整合资源,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一是整合新闻媒体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新闻媒体提升宣传实效,在主流媒体刊登文章,展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风貌。二是发挥各类文化场馆的社会教育、文化传播等功能,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有形有感有效。如,在湾区民族手工艺术中心举办设计大赛、文化体验和研学活动,第二届“海珠杯”民族团结公共艺术设计大赛共吸引51支队伍参与;在“德和圆”民族文旅创意园设置文化长廊、民族团结广场、民族服饰体验馆,吸引各族群众参观体验;在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开展“石榴籽一家亲”青少年工匠实训活动,邀请新疆喀什地区的学生前来学习交流。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宣传教育效果。一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构建信息化平台,使宣传教育工作便捷高效。如,广州广播电视台、南越王博物馆、广东歌舞剧院共同打造《玉舞行》视频,将特效技术与舞蹈融合,彰显文化自信;南越王博物馆举办“广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通过AR数字人导览、元宇宙等形式,展现南粤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二是探索新型宣传教育方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如,广州市民宗局与广州美术学院合作打造“同心同圆”原创IP,创作了动漫形象、表情包、海报及相关衍生品等,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团结精神和中华文化深厚底蕴。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宣传教育能力水平。一是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人才培养、选拔,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为宣传教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壮大宣传教育队伍,发挥党政宣传队伍、高校教师队伍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的作用。发挥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基地等院所人才优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养高水平研究人才,为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学术支持。
丰富内容与形式,创新宣传教育渠道。在内容方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各方面,让广大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其内涵和重要性。如,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举办“英雄花开英雄城”主题系列活动等。在形式方面,采取多种方式,让宣传教育更加生动形象。如,举办“石榴籽一家亲”青少年工匠实训营,组织大中小学、少年宫到民族地区开展公益送教活动,成立海珠区民族团结互助基金等。在渠道方面,利用大数据时代的媒介特点,完善线上平台建设,加大微信公众号、网站、短视频、直播等宣传力度;推进线下宣传,举办展览、文艺演出、讲座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建立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动力生成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发挥好广州市委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明确各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促进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宣传教育方面的合作;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激励宣传教育工作人员,提高其积极性和创造力。二是建立能力培养机制。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提升宣传教育工作能力和水平;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典型经验。三是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对宣传教育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调研和评估掌握进展情况;加强与各族群众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加强与其他地区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部门的交流,组织参观学习,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反馈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课题调研等收集意见,促进宣传教育质量提高。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本文为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研究”阶段性成果。)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