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边疆学论坛·发言摘登】明“大势”、知“全局”,推动中国边疆学建设行稳致远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 李国强 发布日期:2023-09-2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边疆学人要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就需要认真思考应该建设怎样的中国边疆学、如何加快建设中国边疆学。在此,我想谈几点体会。

  第一,建设中国边疆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是边疆研究鲜明的学术品格。历经长期积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边疆研究步入快速发展时期,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给中国边疆学建设注入更加强大的动能。

  边疆研究领域已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表明,边疆研究不再是脱离边疆实际的宽泛式研究,不再是边疆历史和现实相互脱节的片面性研究,不再是停留在细枝末节的碎片化研究,传统的边疆史研究正在向中国边疆学转型。在不同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持续介入下,边疆研究呈现出多学科融合的学术取向。它所带来的重要成果,就是对边疆认识的体系化和对边疆经验学理化整合的步伐大大加快,学术界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促使中国边疆学朝着建构中国自主的边疆知识体系的方向阔步前行。

  第二,牢牢把握中国边疆学建设的历史机遇。在五千多年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巩固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了边疆治理的诸多宝贵历史经验,这些经验构成中国边疆学建设的历史实践基础。历经百余年沧桑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团结、稳定、富强、美丽的新边疆,创造了边疆治理的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开创了边疆社会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这些边疆巨变构成建设中国边疆学的当代实践基础。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站在时代制高点,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直面边疆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以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理论起点和实践起点,不仅贯通了中国边疆学理论思辨的时空主线,而且凸显出建设中国边疆学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战略性。

  中国边疆学建设正处于最好的时期,如何把握这一重要机遇期?我认为,一要明“大势”,二要知“全局”。所谓“大势”,就是以构建中国自主的边疆知识体系为魂,以建立中国特色的边疆学“三大体系”为本,边疆研究向复合型学科加速转型的趋势已不可逆转。所谓“全局”,就是边疆地区在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中具有的地位更加特殊、意义更加重大,边疆治理只能也必须寓于国家治理全局中加以考察。可以说,“大势”和“全局”既关乎中国边疆学的学科属性和学术内涵,也关乎中国边疆学建设的方向、任务和目标。只有明“大势”、知“全局”,才能使中国边疆学建设行得正、走得远,才能形成科学解释边疆历史、服务边疆现实的价值体系和学科体系。

  第三,始终坚守中国边疆学建设的基本原则。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和学科,中国边疆学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深化中国边疆学建设中,我认为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旗帜和灵魂,这是中国边疆学走向未来的根本和关键,是建设中国边疆学的鲜明底色和显著特征。在指导思想这一根本性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理论彻底,清晰而响亮地发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正声。

  二是中国边疆学建设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建构一个学科,离不开坚实的理论根基,而中国边疆学的理论根基即源于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我们要从历史深处研究阐释边疆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和演进路径;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源头活水,研究阐释历朝历代边疆治理的思想根源、本质属性和盛衰流变;要透过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研究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我们要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边疆学人的智慧和力量。

  三是揭示边疆历史本源、探索边疆社会发展规律,是中国边疆学建设须臾不可偏离的中心任务。没有科学的理论思辨,就可能迷失在文献资料的细节枝蔓中,就无法认清边疆的本质、无法得出边疆的经验、无法揭示边疆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科学的理论思辨,要求我们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求我们展开有立场、有观点、有情怀的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和原创性研究,要求我们通过多学科融合,打破学科壁垒,推动跨学科对话和交融,走出中国边疆学高质量建设和发展之路。

  四是紧扣时代脉搏和实践要求,是中国边疆学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边疆研究必须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从我国边疆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只有锲而不舍地围绕边疆地区重大而紧迫的实践问题展开研究,才能准确把握中国边疆学建设的主题主线。脱离了时代,中国边疆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远离了实践,中国边疆学就失去了活力。从边疆历史的深厚积淀中,提炼边疆治乱兴衰的思想精髓,总结历代治边理政的经验教训,探寻边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特征,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根铸魂,这是中国边疆学价值最大化的根本所在。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

(编辑:李翠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