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成功举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简称“村超”),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这是榕江县以赛事项目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为民族地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新思路,其经验值得深入总结。
榕江县位于贵州东南部,总人口38.5万,其中苗、侗、水、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83.9%。榕江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20年底实现脱贫摘帽,现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021年以来,榕江县开展了多次城市IP塑造活动,包括“乐里侗年+斗牛”“大山里的CBA——首届侗年节篮球邀请赛”“摆贝苗族鼓藏节”“半程马拉松比赛+三宝侗寨‘萨玛节’”“乡村篮球交流赛”等。
2023年举办的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是榕江县进行的又一次城市IP塑造活动。赛事由各村寨村民自行组织,因其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村超”。“村超”赛事历时两个多月,相关内容全网综合浏览量超350亿次,全网在线观看直播人数超6亿人次。赛事期间,累计吸引游客338.4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34亿元,全县农特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达4.01亿元,同比增长57.92%。“村超”决赛之后,榕江县趁热打铁,组织开展全国美食足球友谊赛。据统计,共有798支球队报名,其中276支球队通过审核。赛事的延展,大大增加了“村超”发展的可持续性。
深入分析“村超”经验可以发现,推行赛事项目制、尊重人民主体性、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拥抱互联网是其显著特征。
以赛事项目串起资源禀赋。项目制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分配手段,财政转移支付通过项目的方式进行分配。赛事(活动)项目制是项目制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榕江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创新采取的发展策略。榕江的资源主要包括森林资源、历史古迹、民族文化、体育运动和农特产品。近年来,榕江县立足实际,确定了“文体活动+旅游”的发展思路,将人流引进来,拉动消费,进而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为此,榕江县进行了多次城市IP塑造活动,其中最为成功的就是“村超”。“村超”流量带动榕江特产、榕江文化进入大众视野,大量游客涌入榕江,拉动住宿业、交通业、餐饮业、小商品零售及农特产品销售发展。
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主体性。“村超”的群众性、纯粹性、乡土性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足球项目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在榕江流行,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据统计,目前,榕江县有县级足球特色学校41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4所,已经建成足球场25块,全县38.5万人口中,接近5万人会踢足球、喜欢踢足球。榕江县坚持“村超”人民主体、人民主创、人民主推,坚持去商业化、去职业化,保持乡土气息。如,“村超”球队、啦啦队由各村自发组织,赛事期间演出的侗族大歌、芦笙舞,编织的金龙、金凤、金牛,免费为观众提供的风味小吃等,都来自当地群众。政府部门主要为赛事提供支持服务,保障活动安全、稳定物价、处理垃圾、安置住宿等。“村超”姓“村”,充分体现了对人民主体性的尊重,为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
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村超”的成功离不开对各方资源的整合。如,在交通保障方面,黔东南州交通管理部门印发工作方案,对停车场及赛事现场周边道路合理渠化,多形式引导车流,并在收费站、进城国道以及乡村道路做好交通引导;铁路部门增加榕江站停靠列车车次,方便游客出行。在住宿方面,榕江县政府与从江、荔波、黎平等周边县政府沟通协调,在疏解榕江住宿压力的同时,实现流量共享。在宣传引流方面,榕江县借助明星效应,积极整合校友、乡贤等资源,邀请水木年华组合担任榕江县乡村振兴文化推广大使,邀请著名解说员韩乔生加入“村超”现场解说队伍,邀请影视明星以录制公益节目、直播带货等方式,宣传榕江传统文化、特色美食及农特产品。
重视全媒体传播。榕江县在融媒体中心设立了“村超”新媒体专班,专门负责剪辑制作推广相关视频。建成榕江新媒体产业园,开展新媒体人才培训,培育本地网络直播团队2200余个,1.28万个账号入驻中台,吸引约300名大学生返乡从事新媒体和电商工作。通过融媒体中心和新媒体产业园所做的大量铺垫,不断吸引“村超”流量,扩大“村超”影响力。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村超”。从赛事本身来看,球队和啦啦队以村为单位,由各族村民组成。在“村超”活动现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有展示的平台,如,当地村民表演的侗族大歌、芦笙舞以及受邀前来参赛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足球队表演的锅庄等,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从赛场布置来看,球场及周边最常见的标语就是“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共享体育赛事,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华力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
总之,“村超”以其群众性、纯粹性、乡土性为榕江县带来了巨大的流量,盘活了各种资源。“村超”对人民主体性的强调,激发了人民的创造力,激活了“造血功能”,助推榕江县在发展县域经济进程中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的路子。这一实践给予我们几点启示:首先是借助群众基础广的足球赛事吸引流量。其次是借助“村超”发展第三产业,带动一、二产业发展。“村超”在榕江,既是一个全民性的体育赛事,又是一个旅游项目,还是一个展示农特产品、旅游资源、民族文化、营商环境的窗口,为民族地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