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各民族互嵌共融——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现场交流会发言摘登】口口相传话铸牢, 心心相印促“三交”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 王钰 发布日期:2023-11-3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我自2020年开始从事导游行业,2021年在抖音上注册了“西安导游芥末”账号,通过直播和发布短视频,两年时间收获了300多万粉丝的喜爱。

  作为导游,我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介者。陕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有蓝田上陈遗址、大荔人遗址、西安半坡遗址,还有黄帝陵和炎帝陵。生活在陕西姬水流域的黄帝部落、生活在姜水流域的炎帝部落,在不断的融合中,开启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后来,周朝在今西安设立丰镐两京。《诗经·文王有声》云:“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周文王讨伐崇国并建都于丰。《诗经》中还说:“考卜维王,宅是镐京。”周武王选址建都于镐。丰镐两京隔沣水相望,是周朝著名的“双子城”。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都于陕西咸阳。《三辅黄图》中这样描述秦都咸阳:“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后来,刘邦建立汉朝,长安成为都城。汉武帝派遣张骞从长安出发,凿空西域,开拓了著名的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大一统”思想牢牢地扎根在中华大地上。隋唐时期,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王维有诗云:“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周秦汉唐在这片土地上谱写了一曲曲盛世华章,见证着中国不断成长壮大的历史,书写着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作为导游,我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在带团的时候,我会给游客讲兵马俑的眼角纹、掌纹甚至鞋底的针脚纹路,从中体会古人向我们传递出的一种精神,叫作“大国工匠精神”。我们来看兵马俑的意义是什么?看的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还有文化传承背后的国家力量。秦始皇统一了文字,文字的统一促进了思想上的统一,加深了文化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中华儿女,无论怎么分分合合,中华民族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认识扎根在每个中国人心中,表现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对口支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奋斗中的中国越来越强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必将越来越强烈,中华民族共同体必将牢不可破。如果通过我的讲解让游客喜欢上了兵马俑、喜欢上了中国历史,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国历史文化,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更好满足游客越来越广泛的文化需求。

  作为导游,我争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助力者。今年8月,我受人民日报社邀请,在人民日报微博做了“跟着古诗词云游大好河山”的直播节目,在高大巍峨的大雁塔下,诵读岑参的诗句:“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走进大唐不夜城,讲述李白、王维、王勃等唐代诗人曲折跌宕的人生故事。今年9月,我首次走出陕西,到湖北宜昌,为三峡、屈原故里、关陵、三游洞等文化景区做宣传推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还想去更多地方,比如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把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融入导游讲解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石榴种子,在骊山鹦鹉谷种植培育。时至今日,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就像这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丰富多彩。我将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努力挖掘景区的历史文化底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灵动清晰的讲解,持续讲好中华民族故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贡献导游行业的一份力量。

  (作者系陕西聆听文化旅游公司导游)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