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言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语言战略对于国家安全、全球发展、文明交流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实施语言战略既是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化中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重要基石。
国家语言战略包括内部语言战略和外部语言战略。内部语言战略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外部语言战略则是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推手 。
全球语言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参与全球语言治理是中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重要途径,是负责任大国的时代使命。全球语言治理的终极目标是平衡世界语言使用的效率与公平,推动人类语言资源和谐共生,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年9月,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22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上,两位选手正在抢答题目。 新华社发
人类在语言领域的合作伴随着人类产生、交往和发展的全过程。2021年9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80周年校庆之际,学校作为理事长单位,和全球外语类大学联盟单位联合发布了《全球语言教育共同体倡议(北京2021)》。倡议提出,语言是文明传承的载体,是文明交流的桥梁,是文明进步的动力。全球70多亿人每天使用数千种语言交流沟通。然而,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加速发展,人类语言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语言在全球化中消亡,一些语言在信息化中落后,一些语言在智能化中停滞不前。全球语言教育出现了资源分布不平衡、人才供需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新时代呼唤全球大学秉承资源共享、交流互鉴、技术赋能、持续发展的共同体理念,搭建全球语言资源平台,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探索教育国际化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积极采取共同行动,携手开展语言教育、语言研究、语言服务和语言保护,共同促进人类语言教育事业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学会不同语言,才能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进而客观理性看待世界,包容友善相处”。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交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语言是人际沟通的力量、国际理解的力量、文明传承的力量和文化传播的力量,语言交流成为促进沟通、互相尊重、包容理解、维护和平、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必要手段。以语为媒,促进文明互鉴,大有可为。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本文系作者在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上的发言摘登。)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