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央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会议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北承德,在避暑山庄考察时作出重要指示:“承德避暑山庄底蕴深厚,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宗教与社会相适应、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承德是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塞罕坝精神发源地,也是闻名中外的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闻名天下的世界文化遗产,每一座寺庙的修建均见证了清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重大历史事件。
承德市委和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的重要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承德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为重点,大力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简称旅游促“三交”计划),在国家民委团结促进司和河北省民委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
精心编写导游词,创新旅游促“三交”输出路径
在挖掘内涵上下功夫,确保规范性。明确深入挖掘整理景区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是做好导游词修订工作的首要前提,坚持做到“四个统一”:一是统一思想认识。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导游词在讲好中国故事、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二是统一“一盘棋”。承德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领导小组专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专班,明确把导游词修订工作纳入专班责任清单,盯办落实。三是统一组建专家团队。建立由高校、科研院所、文旅文博等单位42名专家学者和行业骨干组成的专家智库,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为重点,把全市71个重点景区景点划分为三大类别,由专家团队分组分包,按照时间表、路线图推进落实。四是统一审核把关。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聘请专家学者作为首席专家,建立“专家组论证—行业主管部门审核—首席专家审定—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四级联审机制,确保修订过程务实严谨、规范有序。
小学生在承德博物馆参观《望长城内外——清盛世民族团结实录》展览。 承德市民宗局供图
在注入内涵上下功夫,确保精准性。将科学精准注入内涵,作为精编导游词成功的关键,坚持重点把握好“三个关系”:一是“主干”与“枝叶”的关系。坚持突出中华文化的主干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为景区精准注入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涵。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二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一方面,对每个景区的导游词在宏观层面准确把握讲解的总体方向与核心内涵,起到总揽作用;另一方面,对重要点位进行点对点细化植入,点线串连,以小见大。比如,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等内容,在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等地增加点位上的内涵,讲解词的内涵更加丰富。三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坚持大众需求与个性需要相统一,在满足游客普遍需求的基础上,分别向党员干部、青年学生等不同群体延伸拓展,链接不同的讲解版本,侧重不同的讲解内容。比如,在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讲解中,面向党员干部侧重延伸讲解中华民族园林艺术所蕴含的“大一统”意象和“修建一座庙,胜养十万兵”的治国理念等;面向青年学生侧重讲解避暑山庄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和特殊价值。
在输出内涵上下功夫,确保实效性。深刻认识到导游队伍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力量,坚持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导游队伍。加大对全市5000余名持证导游的培训力度,将新编导游词应用纳入导游资格证面试,并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文化知识、传统习俗、解说技巧、服务礼仪等方面开展多轮次系列培训。同时,进一步规范整顿导游服务市场秩序,不断优化旅游综合环境。
坚持文旅融合,全面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打造文化品牌。根植本土优势,积极探索历史文化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的路径,深度打造文旅品牌。承德博物馆《望长城内外——清盛世民族团结实录》展览,引导各族游客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先后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新时代博物馆百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等荣誉。深入挖掘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园林文化艺术底蕴,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院校开展合作,不断丰富业态,研发上架15类近500款文创产品,生动传播各民族“三交”故事,切实用文化为景区发展赋能。
创作文艺精品。根据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历史事实,构建“心向往之·一见倾承”文化旅游品牌体系,深度打造《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君临热河》《草原丝路》《舞马传奇》等展现国家统一、民族交融的特色演艺品牌,有针对性地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据统计,上述演出每年接待全国各地游客260多万人次,有力促进了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用好“普通话之乡”金名片。承德市滦平县是全国普通话标准语音采集地,被国家语委确定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被誉为“普通话之乡”。承德市依托“中国滦平全国普通话体验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普通话体验馆,精心打造“普通话之旅”,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有机融入旅游促“三交”计划,借力语言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景区建设、产业发展、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工作,在促进社会交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强核心景区建设,搭建旅游促“三交”大舞台
高位推动。承德市委和市政府高度重视实施旅游促“三交”计划,将旅游促“三交”纳入《承德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5)》,制定印发《关于落实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实施方案》。为推进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试点示范项目建设,设立由分管文旅行业的副市长牵头的工作专班,明确重点任务,细化工作举措,稳步推进旅游促“三交”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营造浓厚氛围。在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打造中注入“旅游+文化+民族”元素,将多种元素有机结合,形成点多面广的宣传新阵地。立足承德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导游讲解、深度体验和多样宣传,释放景区的内核张力和开放活力,以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分享式的做法,让游客切身感受当地人文气息和民风民俗,讲好自古以来承德各民族“三交”的故事。
广泛搭建载体。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盘活特色美食、优质民宿、文创产品、演艺产品等资源,更好满足广大游客文化旅游消费新需求,增加新体验,提升景区吸引力,在游玩休闲中促“三交”。
加强综合保障。推进旅游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引导标识,增设休闲驿站、充电设施和农产品体验店等旅游配套设施设备,加强景观打造,提升环境卫生、园林绿化、设施管理水平,确保游览设施安全有效运转。引导景区建立符合国家和行业规范的景区管理、游客接待、游客投诉等多方面标准化体系,有机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景区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游客满意度。
(执笔:孟凡虹、尚海波、门豪)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