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多民族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以湖南芷江县芷江镇海峡路社区为例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 王美丹 发布日期:2024-01-0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海峡路社区是县域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居住着汉、侗、苗、土家等9个民族的居民,少数民族人口约占社区总人口的80%。该社区将社区治理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相结合,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党建引领社区共建。社区的凝聚力与基层治理水平密切相关。海峡路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立协同联动的基层治理工作机制、严密有力的基层治理组织体系,让基层“微治理”释放大能量。建立健全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机制,成立以社区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组织机构保障制度、工作制度等。采取党支部领导的“产业+就业”模式,引进帮扶车间4家,摸清社区劳动力底情和需求,建立了搬迁群众就业台账。加强各族群众创业就业技能培训,采取引导劳务输出、联系工厂和园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就业、发展产业就业、组织灵活务工就业等方式,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创业。

  多方参与社区共治。社会治理需要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进行系统治理。海峡路社区整合团委、妇联、工会、易地搬迁办公室、民营企业等多方资源,发挥各单位挂职干部的积极性,共同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注重突出社区居民的主体性,组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引导各族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发展和睦团结的邻里关系,营造“坚持共治,人人有责”的氛围。加强与群团组织联系,拓展服务范畴,开设“四点半课堂”,开展“少年儿童活动日”等活动,从学业、心理、情感等方面给予社区各族少年儿童关爱和帮扶。建立“爱心超市”,设立积分奖励机制,提升各族居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开展道德模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易地搬迁创业致富模范等评选表彰活动,组织法律知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等,通过各种活动增强各族居民的凝聚力。各族居民积极响应社区提倡的“三亮四比五激励”,即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比作风、比服务、比实绩、比群众满意度,对表现突出的居民代表给予五方面激励,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

海峡路社区乡愁记忆文化展示馆的笑脸墙。芷江县创建办供图

  寄托乡愁促进家园共享。为了丰富搬迁群众生活,海峡路社区给每户居民分配了一小块菜地,并建成怀化市第一家乡愁馆——乡愁记忆文化展示馆。该馆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以“春耕、秋收、笑脸”为主题,分设生活记忆区、生产记忆区、文化记忆区3个展区,通过文字、实物、图片等方式展示了芷江各个时期具有特色的老物件和老照片,让搬迁群众在新家园里体会“乡愁味”,感受“故土情”,从而更好地融入新环境、开启新生活,树立“社区是我家,相聚是一家”的意识,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