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社区,共建幸福大家庭丨讲述·践行者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 发布日期:2024-01-1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 讲述人 冯唐律

  人物简介

  冯唐律,中共党员,现任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东新街道新颜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曾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多年来,他积极探索共建幸福团结社区,成立“社区民族之家”,培育公益性社会组织,推动新颜苑社区与多个民族聚居村开展结对,探索民族地区群众融入城市生活、民族地区农副产品进社区、培训实习就业基地、“富裕籽”直播项目等一系列生动实践,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我是一个“80后”,在社区工作已经20余年了。2003年,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我毕业后进入新颜苑社区工作,由于专业对口,我原本认为这份工作并不困难,没想到走访居民时就碰了一鼻子灰。

  彼时,我带着新推行的政策入户宣讲,许多群众对此并不理解,有的还与我争执起来。这次“困难”让我意识到,做好社区工作,需要“腿勤”“嘴甜”“心热”,让大家熟悉我、信任我,用心跟群众交朋友,才能打通“最后一公里”。

  新颜苑社区生活着汉、回、满、畲等10余个民族的居民。第一批居民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杭州钢铁厂和杭州重型机械厂的职工和家属,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参与杭州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后来随着杭州经济的发展,新颜苑社区吸纳了越来越多前来务工经商的各族同胞,“开放”和“包容”是社区与生俱来的特质。

  社区人口构成复杂,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各族同胞更好融入社区这个大家庭。回族居民冶木海开了一家拉面店,由于经常将店内垃圾直接倒在店外人行道上,被邻居说了好几次。我听说后多次上门沟通,在一次次打开心扉的交流中,捕捉到了问题的关键:冶木海的老家地处偏僻,要将垃圾扔在路边,才会有人看到并去清理。

  知道了这一点,我开始跟冶木海聊不同地域的习俗,讲明白杭州的城市文明风尚、城市管理规则等,最终打动了冶木海,他开始自行清理拉面店门口的垃圾。居民们看到了他的变化,也常光顾餐厅照顾他的生意。后来,冶木海成了一名社区志愿者,经常看望独居孤寡老人,陪他们聊天过节,融入了社区大家庭。

  为了让更多居民增进沟通、互相理解,2012年9月,我们在社区成立了民族之家,常态化举办联欢会、文化节、美食节等活动,还组建了“之江同心·石榴红”新颜苑社区志愿服务队,打造杭州同心民族服务中心,提供就业服务、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结对助学、农副产品销售等支持,同时也让各族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社区治理,增强主人翁意识。

  多年来,我们致力于实施“少数民族融入城市生活综合计划”。在由杭州同心民族服务中心联合物美商业集团开辟的培训实习就业基地里,不少居民学会了计算机、外语、烹饪等实用技能,还找到了就业岗位,成长为公司、门店的骨干力量。我们还加强与民族地区的联系,助力民族地区农副产品进社区、进超市、进电商。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社区更加温馨和睦,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信任和支持。居民们有困难,第一时间就想到找社区工作人员帮忙。在我的办公桌上,常常有居民们送来喜糖,分享他们生活的甜蜜。

  去年10月,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我入选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在学习参观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参观结束后,恰逢女儿学校邀请家长讲公开课,我选的主题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后女儿对我说:“同学们都听得特别认真,说以后要和各族同学更加团结友爱。”这让我感到,我所做的事情十分有意义,今后也将一直坚持下去。

  (记者郑涵月采访整理)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