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特别注重以科学理论引领、用科学理论武装,把全国各族人民组织起来。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毛泽东同志写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成为当时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学习读本,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周围,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党员干部、人民群众。毛泽东同志写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周围,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判断,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而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解决市场经济“姓社姓资”问题,我们党又进一步提出“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一时期, 我们党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有力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全党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我们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提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用这一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彰显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也需要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这种共同思想基础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引导全国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副教育长 )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