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毫不偏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坚持把产业强市、生态立市、科教兴市、惠民富市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石嘴山篇章。
围绕提质增效、共同发展,大力推进产业强市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石嘴山是一座老工业基地,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是全市各族群众的迫切期望。既要紧抓高质量发展不动摇,也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各民族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让各族干部群众看到奔头、增强信心、共同发展。
以产业更新提能升级。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总量倍增计划,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结构、绿色、技术、智能“四大改造”,加快产业重组、产品迭代、设备更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产业融合塑造优势。深入实施产业链提升行动,加快培育融合发展主体,大力培育“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优,带动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推动产业集链成群。实施特色农业提质计划,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实施现代服务业扩容提速行动,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新经济,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以项目招商加速升档。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高质量项目,大力推进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千方百计引进一批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建设大突破推动产业质效大提升,跑出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围绕绿色低碳、宜居宜业,大力推进生态立市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石嘴山东跨黄河、西依贺兰山,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下大力气解决好关系各族群众民生的生态问题,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让各族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发展之美。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空气常新,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源头防治,加快清洁能源推广,持续降低重点行业污染排放。围绕人水和谐,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推进“五水”共治,有效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围绕土壤治理,打好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六废”联治,从源头上防止新增土壤污染。
聚力打造绿色发展新标杆。扎实开展绿色低碳产业培育、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三大行动”,深入实施传统产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工程,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做到在发展中降碳、在降碳中实现绿色发展。
持续推动生态环境大提升。坚决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石嘴山战役,全面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生态系统、重点生态廊道、重点河湖滩地保护修复,全力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工程,增强贺兰山生态功能。统筹推进黄河石嘴山段堤防建设等重大工程,打造沿黄绿色生态长廊。加快建设宜居城市、美丽乡村、绿色园区,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围绕强化支撑、增强活力,大力推进科教兴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根本依托和最大潜力,着眼产业转型升级全局和夯实安全发展基础,抓创新、强教育、聚人才、增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努力办好各级各类教育,积极打造“优学石嘴山”品牌,加快建设科教园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增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强化科技创新赋能。深入实施创新力量厚植、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协同联动、创新生态涵养“四大工程”,纵深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双倍增”计划,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有效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建设区域人才高地。完善“1+7+N”人才政策体系,抓好人才培养、引进、活力、暖心工程,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领军型企业人才、技能型产业人才、战略型党政人才,增强引才汇智的“磁场效应”。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做强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专业园区,加强5G基站、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建”,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石嘴山风光。 来源:石嘴山市人民政府网站
围绕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大力推进惠民富市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让各族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推进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
加快发展民生事业。深入实施居民收入、移民致富、教育质量、健康水平、文明素养、城乡面貌“六大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医疗、教育、科创等功能区,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群众。
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把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网格化管理,提升精细化服务,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推动各级综合治理中心实体化规范化运行,有效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深入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精心实施党员干部培元固本、青少年学生夯基育苗、各族群众凝心聚魂、社科理论正本清源“四项工程”,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推进“红石榴”微创建,广泛开展传统节日同过、团结故事同讲等系列活动,引导支持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和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和智能化市政设施建设改造,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实施好“五大攻坚行动”,建设“一城山水、百园千姿”的魅力城市,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