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立足创新载体和示范创建等路径,不断深化举措,在宣传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等方面持续发力,切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
以“赛”促学,宣传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举办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民族知识竞答赛,组织湖南省直、长沙市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组成21支参赛队、200余人参赛,进一步巩固各族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举办各族同胞颂党恩演讲比赛,吸引1万余人参赛,通过颂扬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凝聚思想共识、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各族群众爱党爱国和干事创业的热情。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采取多种方式传达学习、开展宣讲、推进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抢答赛、学习座谈会上百场(次),带动上万人参与学习。
以“文”聚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开展系列红色主题教育和重走长征路活动,组织长沙各族群众代表赴韶山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刘少奇故居和纪念馆、秋收起义纪念馆、新民学会旧址、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开展新时代文艺创作,选送《太阳晒在山坡坡》《多嘎多耶》等节目参加湖南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分获金奖和展演奖;创作和传播《星城石榴花开别样红》《省会城市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的一面旗帜》等视频作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讲活动,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
以“典”带面,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举办“民族联谊故事会”、表彰“民族联谊年度先进个人”等活动,引导各族群众代表踊跃讲述身边鲜活的故事,争当先进。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作用,持续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以“嵌”为方向,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通过举办就业培训、法律讲座、趣味运动会、各民族大联欢等活动以及爱心资助,切实解决各民族流动人口在长沙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使各族群众相互亲近、共同发展进步。不断深化省内跨区域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积极统筹长沙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市、永州市、邵阳市等地的优势资源共享,将教育、医疗等资源向民族地区倾斜。推动与西部民族地区交流,邀请四川、云南等地的各族代表到长沙参观交流。
以“情”帮扶,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持续开展“民族地区行”活动,整合各方资源助力民族地区发展,长沙市民族联谊会累计为民族地区捐助各类帮扶资金达7000多万元。聚力打造“悠优美村”共富平台,服务民族地区优质农产品出山进城,积极推广湘西腊肉、张家界莓茶、泸溪椪柑、麻阳冰糖橙、溆浦双井米,以及新疆阿克苏苹果、库尔勒香梨等省内外优质农产品,有效帮助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动员十多家企业到民族地区投资兴业,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
以“创”出新,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充分发挥长沙市民族联谊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32个服务团,引导各族群众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突出创建精准有效,协办“礼赞新时代·聚焦民族情”长沙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主题摄影展,共收到作品3000多件。打造“三湘四水石榴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联合湘西州、张家界市、怀化市、永州市、邵阳市等地的部分县(区)民宗局,以及株洲市和湘潭市民族联谊会,推动跨区域交流共建,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破圈”,努力绘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图景”。
(长沙市民宗局供稿)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