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燕子镇石龙洞村,村民们三五成群,畅谈村里的可喜变化,异口同声地感谢党的好政策,对湖北省民宗委驻村帮扶工作队赞不绝口。
石龙洞村位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由原石龙洞村、新寨村、北古荒村合并而来,宜(都)来(凤)高速公路穿村而过。2021年,湖北省民宗委驻村工作队进驻该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从特色产业、生态环境、乡风文明等方面着力,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党建引领 深入实践
湖北省民宗委牵头协调省政府领导和省交通运输厅、省交投集团、省联投集团、省文旅集团等相关单位,到石龙洞村实地考察乡村振兴、文旅康养、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为村庄建设出谋划策。
驻村工作队始终把建强村党组织作为第一职责,把提升村两委班子履职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协商做好合村后两委选举和人员分工,优先推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带动致富能力强的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以开展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强化学习资源有声书运用、结对帮学等机制建设,推动落实党员分类管理制度。推动建立新乡贤、在校大学生、退役军人联系制度,动员各方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2023年,驻村工作队紧密结合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爱心妈妈”关爱儿童等活动,资助困难学生104名,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党的温暖,坚定学习报国信念。在重要节日期间,驻村工作队走访慰问高龄老人、孤寡老人、困难群众和特困大病家庭64户。“谢谢村里的关心,将来我一定要用功读书,回报家乡。”被资助的孩子说。
产业发展 项目同行
“大娘,您在炕洋芋(土豆)啊,今年的收成怎么样?”在入户走访时,看见农户正在锅里翻炒“金坨坨”,驻村工作队员上前询问。
土豆是石龙洞村的主要农作物,多数农户赖以为生。2023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帮助石龙洞村新增集中流转土地500余亩,采取“企业+农户+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发展土豆产业,每亩土地增值近300元。通过技术指导、专业培训等,带动18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每亩土豆收成超过4000斤、收入逾4000元。同时,企业每年育苗后将苗种分发给农户,农户收成后再统一收购,经初步加工可做成土豆粉和罐头等食品,带动村民进一步增收。
在驻村帮扶工作中,湖北省民宗委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立足石龙洞村实际优化产业布局。奖补35万元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挂牌“中国南方土豆研究中心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大力推行农旅融合发展,协调资金50万元,扶持石龙洞村文化大舞台建设和文艺节目编排。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实施8个家庭特色产业建设和1个高端民宿合作经营项目,联农带农富农效益显著。
善事善治 共同缔造
为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驻村工作队先后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群众赴黄冈市麻城市、红安县等地观摩学习,通过支部主题党日、小组会、屋场会、板凳会等形式,组织村民讨论村级事务,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先后征集民生项目、生态环保、文化建设等意见建议50余条,确定实施群众“急难愁盼”、可行性高的民生项目4个。
“院子打扫干净了,自己住着也舒坦。”连日来,村民们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清除柴草堆、砂石堆,拆除残垣断壁、废旧指示牌等80余处。房前屋后打扫干净后,驻村工作队制定整体设计方案,建立党员带头义务管、设立公益岗位专门管和群众“门前三包”自觉管的共管模式,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村民们投工投劳,实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共建美好家园。
“未来,我们将支持石龙洞村与周边村庄协同实施基础交通、供水管网、产业项目一体化发展,拓展石龙洞村数字乡村建设项目,带动更多人参与村庄治理,不断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作表率。”驻村工作队队长刘明亮说。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