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靠天吃饭、广种薄收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从水贵如油、出行靠走到户户通自来水、村村通柏油路……宁夏固原市西吉县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持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红利进一步释放,各族干部群众共聚发展之力、共谋发展之策、共享发展成果。
传承红色基因 奠定团结基石
古堡旧址,军事要塞。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馆位于西吉县城东南30公里,里面展陈的一面写着“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软锦缎匾,见证了红军在这片热土留下的光辉足迹,也见证了红军与群众的深情厚谊。
“这是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在1935年8月赠送给西吉县兴隆镇南大寺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到兴隆镇单家集一带进行革命活动后留下的。软锦缎匾背后,留下了红军与当地群众精诚团结、密切合作的感人故事。”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馆负责人胡刚说,“从那时起,民族团结就成为西吉县各族儿女心底的烙印。可以说,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繁荣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吉县各族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长征精神,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使曾经苦甲天下的西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进一步凝聚奋进力量,西吉县把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馆打造成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基地,面向各族群众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凝聚起各族群众携手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邻里守望“一家亲” 打造团结社区“新样板”
时下虽然天寒地冻,但吉强镇团结社区居民活动中心却热闹非凡:一张方桌,两人对弈,周边围满了观棋的居民。“别看棋场上分毫不让,收了棋摊又是亲兄弟。逢年过节你来我往,红白喜事互相帮忙,各族居民好成一家子!”团结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摆晓莉说。
团结社区围绕“邻里心、邻里情、邻里帮、邻里乐、邻里美”等“五大主题”活动,推动网格党小组与结对共建单位手牵手,党员干部与各族居民心连心,各族干部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落实做优“微网格、微宣传、微队伍、微积分、微服务、微调处、微监督”等“七微”治理工作,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社区“新样板”。
在西吉县马建乡文化馆和文化大院内,舞狮、杂耍、社火、口弦、花儿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轮番上演,在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的同时,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西吉县采取“党建引领+乡风文明+主题党日”方式,在各乡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馆、图书馆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团结互助齐发展 共圆乡村振兴梦
吉强镇农民企业家成做文2004年注册成立了建筑公司,先后在什字、将台、吉强等乡镇建设移民安置点,还热心捐资助学。吉强镇大坪村一家两个孩子同时考上研究生,他送去1万元的学费;田坪乡南岔村一家两姐妹同时考上大学,他包揽了两个孩子当年8000元的学费。
位于西吉县东端的马莲乡和西端的田坪乡,跨越90多公里,2017年建立结对帮扶关系。马莲乡四丰绿源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马存录从牛犊调购、饲草调制、喂养技术、疾病防疫、市场销售等方面,对田坪乡李沟村专业养殖合作社进行全方位指导,为农户提供饲料“先使用,后付款”服务,帮助李沟村发展肉牛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共同增收。
从一人富到大家富,从一村富到共同富,西吉县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年来,西吉县打破行政村界限、土地界限、产业界限,开展“强乡包弱乡、强村带弱村”活动,各乡镇村组互帮互助,走出一条“同心帮扶网络式、产业发展辐射式”共同繁荣发展的农业现代化路子。
在乡村振兴的火热战场上,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互助、携手奋进的故事不胜枚举。“西吉县各族干部群众将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决走好民族团结路,共圆乡村振兴梦。”西吉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