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从谚语和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受自然气候、交通等因素影响,古代人的饮食深受时空局限。而今,即使是冰天雪地的冬季,我们也能吃上种类繁多的反季节果蔬,这得益于先进的温室栽培、冷库贮存和远距离运输技术。
什么是反季节果蔬呢?顾名思义,就是当季无法产出的果蔬,即果蔬的成熟时间比传统时令提早或推迟,甚至一年四季都能上市。
要得到反季节果蔬,可以通过生产、储存、运输三种途径来实现。生产上,主要通过温室栽培技术来营造适宜植物生长的温度、湿度、土壤等自然条件,改变果蔬的成熟时间,这样生产的反季节果蔬在营养成分上和时令果蔬没有差别,可以放心食用。
储存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冷链贮存技术越来越发达,国家对冷库储藏果蔬的标准也越来越精细化,很多应季果蔬能够长时间保存,错峰上市就成为了“反季”。
此外,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缩短了距离和时间。果蔬在某地是反季,在另一个地方却是应季,如冬天南方的西瓜和很多绿叶蔬菜,运到北京和东北三省便属于“反季”。
虽然反季节果蔬的价格普遍高于应季果蔬,但随着大家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果蔬的需求量也在逐年递增,因此,果蔬的反季节种植不仅满足了市场供应的需求,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23年辽宁大连樱桃全年总产量达26.5万吨,实现产值超百亿元。这种小小的浆果为种植户带来了“真金白银”,激发了乡村振兴产业潜能。
无论是一颗小小的反季节水果,还是飞天潜海、穿山截江的国之重器,都需要我们充分认识世界,努力掌握改造世界的能力。青年时期是从事科研的黄金阶段,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不断向科学高峰攀登,在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
(作者系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