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麻辣烫,带火一座城!”甘肃省天水市因为一碗麻辣烫而迅速走红。在承接“泼天的富贵”的同时,天水市开展“红石榴”系列活动,将其作为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具体实践,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红石榴”示范单位“添柴”。为适应全国各地各族群众涌入天水学习制作麻辣烫技艺的需求,天水市开展了“红石榴”示范单位为麻辣烫“添柴”活动,充分发挥“红石榴”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示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作用,组织开展制作麻辣烫技能培训。天水市麦积区“马玉林串串香”是甘肃省第一批“红石榴”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示范学校的实习基地,率先为各族群众传授麻辣烫制作技艺;天水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张家川县公共实训基地,举办了张家川县麻辣烫烹饪技艺培训班。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市“红石榴”示范单位广泛开展技能培训,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宣传活动,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播撒到各族群众心田。
“红石榴”志愿团队“贴心”。为更好地服务各族群众,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天水市开展了“红石榴”志愿团队“贴心”服务活动。全市各级统战、民委系统、各类“红石榴”示范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成“红石榴”志愿团队,在城市广场等重要场所设立多家“红石榴”驿站,大力开展志愿服务。志愿者为十三花、锅盔等特色产品提供网络宣传技术指导及搬运、整理等服务,做好各族群众与商家之间的“中间人”“翻译官”,引导各族群众相互包容和尊重、相互学习和欣赏。
“红石榴”特色节目“炸街”。甘肃省各市州借“天水麻辣烫”热度开展文旅推介,组织文旅小分队到天水进行文艺节目表演。为此,天水市开展“红石榴”特色文艺节目“炸街”展演活动,为各市州提供演出场地。甘南州的“锅庄”、临夏州的“河州花儿”、肃南县的“杖头木偶戏”、肃北县的马头琴、陇南的“文县池哥昼”等演出,为各族游客带来一场视听盛宴。这些特色节目展演活动,不仅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会,也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动实践。
(天水市民宗委供稿)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