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万象更新。连日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沃野上,各族干部群众一起翻耕整地、配送农资,开展农技指导、秧苗管护……甘孜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融入田间地头,热闹的春耕场景成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画卷。
甘孜州自2022年启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以来,充分发挥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细胞、基本单元的重要作用,定期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普惠性帮扶、精准扶持、文化引领等行动,建立了一大批“石榴籽工作中心”“石榴籽工作室”“石榴籽工作队”,实现6.5万名干部职工与26万余户农牧民家庭联谊入户。
“田坎跑得勤,丰收有保障。”巴塘县农技员扎西尼玛擦着汗水,脸上带着笑意。他通过创建“农事指导服务微信群”,收集信息、倾听建议、宣传惠农政策,及时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方式,常态化开展技术指导活动。
农技员们用心用情将服务工作做到细微处、做到群众心坎上,实现从“坐等上门”向“服务下沉”转变。
乡城县也组建了农业科技服务队,采取“领导包片、农技员蹲点”的形式分组包片,农技人员深入各乡镇田间地头,了解农户在春耕生产中遇到的水肥管理、机耕服务等需求,积极开展春季农田管理技术指导,并入户宣传惠农补贴和产业扶持政策,为广大农户提供零距离、全方位的农技服务,全力守好老百姓的“米袋子”。
在甘孜县,各族干部和群众同样干劲十足,配合默契地搬运着乡镇分发的春耕物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劳动景象。为确保春耕生产稳步推进,甘孜县陆续为6个农业乡(镇)发放优质种子,助力群众抢占农时。实打实的春耕“大礼包”,不仅提高了种粮农户种植积极性,也筑牢了土豆、青稞等作物丰产稳产的“压舱石”。
“以前每亩青稞收成在300斤左右,现在种改良后的青稞种子,亩产提高到350斤左右,家里30亩土地的产量已达万斤以上,仅销售一半的青稞,收入就有5万元左右。”拖坝乡农民德德激动地说。
得荣县则积极筹划,采取多种形式助力各族群众备耕生产。各村组村民以邻里互帮的方式,挨家挨户轮流帮忙耕作下种。“今天我们村的30多个村民和我家的联谊干部‘亲戚’都来地里帮忙,明天大家又一起到别家帮忙,就这样轮流着把春耕工作做完。”木拥下村村民扎西说。
(甘孜州委统战部供稿)
(编辑:马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