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牧民达西。”这是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90后”牧民达西在网络上标志性的开场白。
1991年出生的达西,全名叫达西斯仁,家住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西苏木好力宝嘎查。自2020年3月起,他在抖音和快手等平台上分享牧区日常生活短视频,骑骆驼、挤驼奶、熬奶茶……他和家人在草原上简单的三餐四季,每天引得数万网友围观,作品平均点赞量近10万次。“牧民达西”账号目前全网粉丝量超过1000万人,作品浏览量200亿次。
留在家乡传承传统游牧文化
达西家世代都是牧民,住在草原上的蒙古包里,以放牧为生。达西自小在草原上出生和长大,回忆起儿时的草原生活,他印象最深的是,早上还未睁开眼睛,牛羊的叫声就灌进耳朵;火炉里燃烧着的牛粪散发着大自然的味道,混合着炉灶上的奶茶香味,钻进鼻子。“我从小就在草原上学骑马、骑骆驼,很喜欢这种环境和生活,喜欢自己的家乡。”达西的言语里洋溢着幸福。
达西的父亲达西尼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赛驼”和“蒙古族驼具制作技艺”的市级传承人,制作的鞍具、蒙古包在当地非常有名。达西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赛驼和制作驼具的手艺。
作为牧区长大的孩子,达西对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颇为擅长。高中时,他代表学校参加呼伦贝尔市组织的青少年中国式摔跤比赛,获得冠军;在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读本科时,代表学校参加过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搏克(摔跤)比赛。
为了传承传统游牧文化,2014年大学毕业后,达西毅然回到草原上,立志要做一个有想法的“新”牧民。
牧区长大的“90后”大学生,毕业后大多会选择去城市打拼,达西的选择在当地并不多见。在草原上生活,四季无休的高强度体力劳动,夏季暴晒、蚊虫叮咬,冬季严寒的环境,还有牧场上时常没有手机信号,方圆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都难看到人……这一切,让习惯城市繁华、现代生活的年轻人难以忍受。
刚回到牧场的前半年,达西也曾动摇过,几度想离开牧场去城里找工作。但看到每天辛苦劳作的父母,达西还是割舍不下,选择留下来。“我父母就是牧民,他们住在蒙古包里,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我回到父母身边,就是想好好和他们学习,将古老的游牧文化传承下去。”达西说得很简单,但话语中蕴含着对故乡浓浓的眷恋之情。
用真实的故事传递正能量
春天接羊羔、接牛犊;夏天剪羊毛、放牧;秋天打草场,为过冬做准备;冬天顶着风雪给牛、羊、马、骆驼喂草,偶尔还要到河边取冰块,拉回家化水饮用……达西在自家牧场过着简单又充实的生活。同伴包文锐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不同于达西,包文锐从小在城镇里生活。9岁第一次去草原时,看到茵茵碧草,悠悠白云,天空湛蓝如洗,奔驰的骏马和成群的牛羊,他便深深爱上了草原。长大后,一直对草原风土人情感兴趣的包文锐,一次次行走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经朋友引荐,他认识了达西一家人。
达西(右)与好友包文锐一起直播。
包文锐被达西一家人依然保留的传统牧民生活方式所深深吸引,由此成了达西家的常客。在一次聊天中,包文锐提到,现在有些人将自己日常生活拍摄成短视频放在网络上,很受欢迎,他也想拍摄达西的日常生活,让更多人了解牧民生活、了解呼伦贝尔大草原。达西同意了,两人一拍即合。
“不炒作、不做作”,是达西和包文锐拍摄视频的原则。他们用镜头记录着达西真实生活的点点滴滴。达西要用牛粪烧火做饭,就讲讲牛粪到底臭不臭的冷知识;达西要做石头烤肉,就说说石头烤肉的制作过程;冬天来临,达西一边和家人给蒙古包盖上御寒的毡子,一边讲解每个步骤背后蕴含的古老智慧……
作为牧民,达西一年四季都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包文锐就拍正在发生的真实生活。2020年初春,达西在寻找骆驼的路上,见一匹小马陷在一处浅水中。凭借经验,达西确定这匹小马是被困住了。他挽起裤腿走进冰冷的水中,将小马抱了上来,让小马与马妈妈团聚了。这一幕被包文锐记录了下来,很多人为达西的善举点赞。“达西救小马的故事,让我看到牧民的善良,特别感动。”包文锐说。
达西与妻子陶格特玛的结婚照。
2020年,达西与妻子陶格特玛在草原举办了布里亚特婚礼,这个婚礼的直播浏览量达10亿次。短视频平台为达西的婚礼创建了“布里亚特婚礼”官方话题,同时在婚礼当日开启了18小时超长直播活动,该话题播放量达5.5亿次。
达西和妻子陶格特玛。
在达西看来,真正吸引粉丝的不是他自己,而是蒙古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蒙古族在草原上和牛、羊、马、骆驼一起生活,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根,就在这里。”达西说。
为草原和牧民代言
分享草原生活、拍摄草原美景、品尝草原美食……达西一家的传统牧民生活深深吸引了广大网友。看到短视频中达西妈妈做的手把肉、布里亚特大包子,喜爱美食的网友们按捺不住,来到达西家的蒙古包现场品尝;看到达西在短视频里挤驼奶,粉丝们纷纷留言想要购买,达西就将挤好的驼奶装在泡沫箱里,放上冰袋保鲜,快递给粉丝。
达西的短视频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他的人气也越来越高。2020年4月,他开始尝试直播带货,帮助身边牧民和当地企业售卖家乡特色农畜产品。在他的努力下,他和家人的带货之路越走越宽。“以前,我们家一个月收入就两三千元,直播带货后家庭收入增加了,直播销售额一天最多达到20万元。”达西说。
为帮家乡牧民增收,达西带着牧民走进网络,不断拓宽草原特色物产的销路。
达西(中)和新疆的网络达人在一起。 玛依古丽·艾依提哈孜摄
今年4月,达西应邀参加了由新疆、内蒙古两区网信办联合举办的“新疆、内蒙古网络名人牵手行动”活动。达西与其他来自内蒙古和新疆的网络达人一起走进新疆博物馆、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新疆国际大巴扎步行街,进行采风交流。达西眼界大开,他将新疆非遗、美食、歌舞推荐给粉丝,同时也把内蒙古的风景和美食介绍给新疆的朋友,邀请他们去呼伦贝尔大草原做客。
通过手机和网络,达西成为了“新”牧民,直播成为牧区新生活方式,他也被抖音平台评为“乡村守护人”。达西表示,他希望今后能把更多的牧民带入“互联网+”新经济上来,让更多人通过视频介绍爱上内蒙古、爱上呼伦贝尔,也让草原味道飘得更远。
(本文配图除署名外由达西提供)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